首页 和谐世界理论与中国外交观念创新研究

第四节 建设和谐世界的总体目标

字体:16+-

建设和谐世界是我国总体外交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这一核心内容包含了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丰富多彩的世界三个方面。

一、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1.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中国对外关系的历史传统都决定了我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是实现世界和平。马克思早就指出:“同那个经济贫困和政治昏聩的旧社会相对立,正在诞生一个新社会,而这个新社会的国际原则将是和平。”[1]新中国成立后,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和平原则,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和平的伟大旗帜,提出并坚持实现世界持久和平的战略目标。毛泽东从彻底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角度,深刻指出我国对外关系的目标就是要努力建设一个长期和平稳定的世界。他指出:“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以勇敢而勤劳的姿态工作着,创造自己的文明和幸福,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2]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出发,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和平的社会主义,确定了以和平为我国外交战略目标的基本原则。世纪之交,江泽民从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的高度阐述了持久和平的外交战略目标,指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事关各国人民的福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3]

胡锦涛提出和谐世界理论,从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世界人民的共同目标、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的角度,进一步深刻阐述实现持久和平是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将“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4]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六十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5]胡锦涛在访问美国时指出:“世界赋予世界各国人民崇高的历史使命,这就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6]这些概括和论述,把我国外交战略目标的基础不仅建立在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上,而且建立在践行人类社会共同历史使命的基础上,把中国外交战略目标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同全人类共同理想目标紧密地结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