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谐之诗:乐游法兰西

飘上香榭丽舍最顶层的声音

字体:16+-

随着2006年被凡尔赛巴洛克音乐中心录取,我来到了法兰西岛—也称大巴黎,巴黎市加上周围的几个省的统称。大都市的音乐生活丰富得多,所以一下子就仿佛掉入了幸福的陷阱而不能自拔。

安娜·卡特琳娜·安冬娜琪正当红,著名的香榭丽舍剧院有她的室内歌剧演出,演出曲目其实2006年2月份就在法国南部的古城尼姆首演过,据说当时许多大剧院的领导层都出席了,香榭丽舍剧院的制作也源于此。这是一场不可错过的室内歌剧:说“室内歌剧”,是因为在17世纪上半叶的意大利,这些歌剧都是在贵族府邸的大厅里上演的,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当然属“室内”;其次伴奏规模属于典型的17世纪上半叶的,五六名弦乐、一把琉特琴、一架羽管键琴/管风琴。舞台也非常有意思,烛光照明,有简略的布景。说其不可错过,是因为这样的制作不太会重复上演,所以很可能这一辈子就这一次机会听现场了。蒙特威尔第的《坦克雷迪与克洛琳达之争》和《阿里安娜的哀歌》,另外还有两个大冷门作曲家的作品,皮埃特罗·安东尼奥·吉拉莫(Pietro Antonio Giramo)的《帕扎》(La Pazza)和芭芭拉·斯特罗齐(Barbara Strozzi)的《我的眼泪》(Lagrime mie)的。这样的“组合”歌剧现在仿佛正流行。单独的一个残篇太短,全本的又太长,便截取风格相近、且能有内在联系的作品将其组合成为一个晚上的舞台演出。

我爱上了香榭丽舍剧院的最顶层,票价便宜,声响最佳!我也经常听音乐会了,可是从未像当晚一样,听到如此多的细节,哪怕是月池里乐手们互相用来交流的呼吸声,都听得一清二楚。不知道是否由于专业的缘故,我真是无可救药地爱上古乐器和古代的风格。顶层绝佳的音响效果,使柔弱的琉特琴的每下弹拨都清楚地飘了上来,进入耳鼓,大厅里弦乐的混响也在这里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许多细节是在底层最高票价的座位无法听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