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和谐之诗:乐游法兰西

吕利的无上荣耀

字体:16+-

1674年,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大理石宫殿中庭,上演了吕利的歌剧《阿尔切斯特》。如今这里每天游人如织,大革命后的七月王朝又修建了两座宫殿,路易十四的宫殿被狗尾续貂了一把。所幸后世的学者根据历史上的图画,复制出了当时的模型—于是博物馆里,我们能看到三百多年前法国宫廷里是如何上演歌剧的。宫殿的中庭就是舞台,前方是乐池,舞台中央是一个喷泉。

当时上演歌剧,乐队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构成乐队的重要通奏低音乐器就是羽管键琴。意大利、弗兰德斯和法国的羽管键琴还有一些细微的不同,其中双层键盘的羽管键琴是法国人的特征,其机械构造使得在下一层键盘上演奏时,上一层键盘连带也被按下,制造出更加丰富、纤细的泛音。吕利本人对琉特琴的偏爱使得这种乐器在歌剧中取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历史记载,一整排大琉特琴所发出的低音轰鸣如惊雷滚滚,齐奏效果非常惊人。大琉特琴、低音维奥尔琴、管风琴和羽管键琴共同构成了通奏低音的主体,有时候大管也会凑热闹,一起演奏通奏低音,加上弦乐组的合奏和木管乐器的丰富音色,基本上构成了伴奏的乐队。

吕利创作歌剧的效率很高,大概平均下来每年一部。当时的创作可谓是“应景而作”,非常贴近国王的需求、庆祝战争胜利等用途,可能并没有考虑到要流芳百世。后来风水轮流转,“音乐悲剧”这一独特的歌剧形式日渐衰落,而被中产阶级喜闻乐见的喜歌剧取而代之,已经是百年后的事情了。从此大量珍品放进了故纸堆,留在了图书馆,仅有学者有兴趣研究它们。直到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里,随着古乐复兴的风潮,故纸堆逐渐被翻开,吕利的歌剧被大量上演。那么吕利的歌剧有哪些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