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多年来,“后殖民主义”这个词在各种学术著作中也许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像许多重要的学术关键词一样,它的含义和用法各异,但又似乎包含着读者一看便知的某些固定含义,以至于可以顺利地在话语中流通。经过了后结构主义的思维过滤,现在我们要去找出这个流通的“共同性内核”,甚至为“后殖民主义”找出一个“刚好”的定义,则多少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且有愚勇之嫌。但是作为“导论”,则又似乎潜在地担负着这样的“职责”,即为将要展开的论说寻求一个合理的逻辑起点,确定一个方向。这一任务的确是困难重重的,不仅因为“后殖民”本身内容庞杂,涉及众多学科,而且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其本身就不是一个可能被统一起来的对象。稍微可靠一点说,我们只能把“后殖民”看成是一个理论与批评的场域,一个话语群体的集合。在这个场域中,有一些相似或者相近的话题。那么这些具有一定“共同性”的话题是什么呢?“后殖民主义”首先与“殖民”问题相关,这大概是不言而喻的;其次,就其“后”这个词缀而言,又标示了与“殖民”的不同。德里克说:“后殖民批评作为一种思想现象发展迅猛,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立场,结果这一术语的理解和使用混乱甚多。”[1]但总的说来,这种“混乱”主要是“后”这个修饰语搅出来的,即究竟“后”在何处的问题。由此生发出的大量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究竟是殖民主义结束之后,还是与殖民主义相伴而生,甚至一直延伸到现代性之初;其次它涉及的地理范围,究竟是前殖民地国家还是与殖民历史相关的所有国家,甚至还包括存在“内部殖民”的西方世界;第三是主体,究竟是第三世界人民、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第一世界中的移民,还是包括第一世界中的西方文化反思者在内,或者仅仅是几个“抵达第一世界学术园地”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