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地理

第四节 自然地理区划

字体:16+-

湖南大部分在北纬30°以南,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植被由常绿青冈、栲、古栎和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组成,针叶树有马尾松、杉树、柏树等,毛竹林分布也很广。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多云雾的山地地区。湖南还是一个多丘陵、多山地的内陆省份,东南距海约400km。湖南山地自然景观类型多样,省内中山地区自下而上可大致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带,山地暖温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黄壤带,山地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灌丛黄棕壤带。

湖南虽然是一个以亚热带季风湿润低山丘陵为主的省份,但由于地形、岩性、水系、人类活动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地理景观类型复杂多样。既有常绿阔叶林的红壤丘陵,也有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的黄壤山地;既有山顶草坡,又有河汊湖泊;既有水土流失严重的红土劣地,也有以溶蚀为主的石灰岩丘陵;既有深陷曲流与嶂谷,也有地上河湖;既有自然形成的丹霞丘陵,也有人工修筑的堤垸。复杂的自然环境,为土地利用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有利条件。

结合湖南省情实际,可将全省划分为四大综合自然地理区。

洞庭湖区位于湖南北部,由洞庭湖湖泊河汊、河湖冲积平原及环湖低丘岗地所组成,涉及常德、益阳、岳阳、长沙等地,土地面积2.51×104km2。区内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开发历史较早,素以“鱼米之乡”著称,主产水稻、棉、油、麻、蚕茧、湘莲和水产,是湖南主要的粮、棉、鱼产地,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淡水养殖基地。其自然特征可概括为:地势低平,水域广阔;湖泊萎缩,洪涝灾害严重;以水稻土、红壤为主,土壤肥力较高;光热充足,大风寒潮频繁,降水偏少。

湘东湘中丘陵区位于湖南东中部,涉及长沙、湘潭、株洲、娄底、邵阳等地,土地面积7.28×104km2。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间有海拔较高的山地。大部分属湘江流域,多为红壤丘陵,是我国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典型地域。本区光照充裕,热量丰富,降水较多,是一个光、热、水充足的地区,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本区是湖南重要的水稻、茶叶、柑橘产区,其自然特征可概括为:我国中亚热带的典型地段;夏秋干燥酷热;多红岩盆地与灰岩丘陵,红土劣地比重大;经济开发强度大,工业“三废”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