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地理

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

字体:16+-

一、主要问题

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湖南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一些地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一些部门和单位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现象屡禁不止,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由于过去长期重建设轻保护以及自然条件复杂、不利因素多、治理难度大等客观原因,湖南省自然生态环境仍很脆弱,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土流失仍很普遍。湖南目前水土流失面积4.7×104km2,土壤年侵蚀量1.7×108t。近年展开全面治理行动,但大规模的产业活动仍导致一些新的水土流失,流失面积呈增加的趋势。

第二,森林生态功能退化。2012年,湖南有林地1029.58×104hm2,但阔叶林少,针叶林多;防护林少,用材林多;成熟林少,中幼林多;混交林少,纯林多;这一现状导致森林生态功能退化。

第三,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全省800多种野生动物有59种濒临灭绝,5000多种高等植物中有88种已极为稀少。华南虎和金钱豹如今难觅踪迹,野生鱼类、鸟类资源也明显减少。

第四,洞庭湖生态恶化。由于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严重,“四水”和长江“三口”泥沙淤积和洲滩围垦,洞庭湖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沉淤在洞庭湖的泥沙多达1.34×108m3,湖床平均每年要淤高4cm左右。

第五,土地质量下降。因水土流失,全省有100多万公顷的一级耕地降为二、三级耕地,28%的耕地土壤有机质下降,有34.5×104hm2的山地沦为石裸地,80多万公顷水田潜育化或次生潜育化。

第六,农业环境污染加剧。全省因盲目使用农药、化肥及工业“三废”排放已污染土地528×104hm2,“四水”70%以上的河段不符合渔业水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