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是说历史上最有味道的故事都出自离乱或是末世,大约总有些残酷,至少是不够严肃,然而“四十年来家国”或是“万里悲秋”与“百年多病”,以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的故事,其中人世沧桑的叹息与遥想,无不有一番深长和体味不尽的滋味与凄凉。却是为何?自老庄始,中国人便相信“无常”,“无常”和“常无”,乃是世界之本,“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说。唯知“常无”方能“观其妙”,知“常有”而只能“观其徼”。“徼”乃世事万象之间微小的差别,而“妙”则是世界那神秘和恒在的大道。知道这两者互为表里,才算是懂得了什么是“玄”。因了这样的哲学,中国人才有了那么多讲述“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的繁华之梦,那些曾经的“有”和如今的“无”的故事,也才赋予了“末世”以久远的诗意和叙述的动力。而历史本身,也确乎有这样一番沧桑轮回的法则与规律,盛世的文章气象也有,但大约总在少数,而离散与衰败的末世往往更出产真正的诗赋传奇。屈原自不用说,汉末有古诗,有三曹七子,晚唐五代除了有韦温,有小李杜,更有南唐后主那啼血凝泪的亡国之音。至明代,则有四才子书所谓分合盛衰与生死离散的悲情野史,至于《红楼梦》,虽说未出于末世,但讲述的却是最为经典正宗的豪门落败与红颜离愁的没落故事。
今读欣力的文字,也似有这般感受与滋味,循着她一路的寻访与追想,体味那“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上夕阳古道的景致,体味那一番说百代之伤与万古之愁也许还算不上,但到底也是离乱与寻梦的悲情、伤怀与追逝的叹息滋味,也算是千般纠结,五味混杂。那个枝蔓众多、兴盛一时的家族,那些曾经风华绝代的金枝玉叶或叱咤风云的祖先人物,而今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