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晚他走到了天涯海角,陆地的尽头,对于这个被中央帝国一再贬谪的臣子来说,再也没有更远的远方,再也无处可迁。作为人生的一种境地,作为生命的一种绝地,他走到了尽头。
而且是在雨夜,而且时年他已经62岁,地地道道的“苍颜野老一病翁”。
那一夜他惶惶如丧家之犬,凄凄如漏网之鱼,趁月黑风高,乘一叶扁舟,泛于天涯水上,在雨中,躲无处躲,藏无处藏。衰败的躯体在饱经磨难之后,在颠簸之中,体尝到山穷水尽,苟延残喘的滋味。
是的,山穷水尽。没到过这样的地方,永远难以领略什么叫作山穷水尽,还以为是山重水复,早晚会柳暗花明呢。只有到了这样的地方,才会晓得什么叫作天涯海角,世界和生命的尽头。
但这样的境遇眷顾了他,让他知道了人间的一种遭际,知道人生有一种无法描述的绝境。
绝境之中才会有绝响。某种程度上,人在还有能力承受绝地之困的情况下知道什么叫作绝境,也许是命运给予的特殊馈赠。命运让他能够体验到这样的绝境,并且赋予他写下这绝响的机缘。
我能体验那时他的心情,惨淡到了极致,悲凉到了极致,也达观和了悟到了极致,明澈平静到了极致。他放下了一切可以放下的,写下了一切可以写出的。
他仓皇中来到了这座小小的寺庙。“净行院”,是意味着让生命的行程更简单、更干净的一个去处,即使更贫穷也无所愧疚。好在还有这样一个去处,可以在风雨仓皇之中得以夜宿,可以慰藉这番心情。否则天知道会颠簸到什么时候,天知道这么一副衰败的身躯和更加颓丧的心境,能否抵挡得住如此凄惶的遭遇?
但他却没有投水—像他的前世、前身、前辈一样—屈原投下了,带着去国的悲伤与被冤屈的愤怒;李白也投下了,带着疲乏的忧郁和酗酒的幻觉。那的确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刻,最让人敬畏也最让人感慨的一刻。但他没有这样奋力一投,而是蹒跚挣扎着上了岸。你当然可以说他是怯懦,也同样可以说他是坚韧,甚至勇敢。他选择了生,带着比死更艰难的超越与达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