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及时行乐:音乐生态综观解读

颠覆不足华丽倾圮莎乐美

字体:16+-

1964年,当代社会学暨传播学巨擘麦克·卢汉发表成名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阐释一种媒介的产生将在社会中催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方式;媒介(技术)也将创造新的环境,进而广泛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模式。

他的真知灼见在歌剧艺术上获得印证。到了20世纪后期,歌剧的舞台诠释有越来越吃重的迹象,而影音科技的发达,是为此趋势推波助澜的关键力量。

如同卢汉所言,20世纪萌芽的影音多媒体科技,让人们接触到有史以来最多元丰富的声光刺激,也带动当代社会产生新的行为标准和模式。在歌剧艺术方面,随着录像带、LD、DVD至蓝光一路升级,加上纽约大都会、英国皇家等歌剧院将歌剧送入电影院线,民众透过媒介来欣赏歌剧时,超越以往卡带、CD播放偏重声音的体验,越来越重视视觉的享受。这种情况对导演手法能否推陈出新、独树一帜,也形成更大考验。

此外,歌剧院现场观众的流失,让各大剧院强化拓展与现代社会的连结,皆力推出更符合当代感官刺激需要的制作。在音乐框架难以撼动的前提下,歌剧执导手法的推陈出新成为赋予作品新意的最佳出路。

一批新潮流的歌剧导演应运而生,剧场和电影导演的加入让呈现的方式更五花八门,相对也引发众多讨论和争议,譬如《唐乔万尼》中的唐乔万尼变成嗑药成瘾的流氓,《莱茵的黄金》中的少女在戏中被残杀等。如此情况,鼓励且逼使现代导演在执导歌剧时,针对时间、空间、情节进行某种程度的颠覆。但问题就在于,导演诠释的能力和说服力,能否与传统的诠释平起平坐?或是超越?甚至为音乐加分?

台北爱乐乐团(NSO)年度歌剧制作─理查德·施特劳斯《莎乐美》,邀请活跃于德国歌剧舞台的皮拉瓦奇(Anthony Pilavachi)出任导演。这是皮拉瓦奇首度执导《莎乐美》,也是他参与的第80部歌剧制作。《莎乐美》上演前,皮拉瓦奇透过记者会和讲座,陈述他的概念。他将舞台背景设定在20世纪20年代,一个宛如世纪末日的氛围里,当时的艺术充斥着颓废堕落、感官刺激、性解放等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