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几年,台湾国际艺术节及香港艺术节陆续尝试“原创”歌剧制作。台湾钱南章《画魂》、《落叶·倾城·张爱玲》(分上下半场,上半场是德国作曲家佑斯特谱作的40分钟小型室内歌剧)及香港陈庆恩的《萧红》,故事皆以女性为主角,且《落叶·倾城·张爱玲》、《萧红》皆以室内歌剧形态创作,降低成本之余,力求小而美。
《萧红》2013年于香港艺术节首演,10月31日、11月1日随“2014香港周”来台演出两场。《萧红》登台,艺术节主办单位抱有期待,如同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何嘉坤所言,台湾民众对于文学具有高度兴趣,应该更可能被主题吸引。然而萧红这位只活了31岁的民国女作家,在大众心目中,比不上张爱玲及《画魂》的主人翁潘玉良的知名度,近来虽因许鞍华电影《黄金时代》稍有提升,但由汤唯主演的电影后劲不强,萧红对于一般大众还是陌生名字。
萧红的故事,观众是否熟知,虽与歌剧制作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但当萧红31年人生浓缩在75分钟的舞台上时,观众能否跟着剧情铺陈而走进萧红的戏剧性人生,这个前提相对变得很重要。
先来谈谈歌剧与舞台剧形态的差异。歌剧在以音乐为本的情况下,对于故事的陈述,多半抽取精髓,直接命中文本中几个戏剧性的亮点,重点刻画。舞台剧的对话可以丝丝入扣,任何过场可一磨再磨,言语的抽象、剧情的破碎可变成一种风格。两种艺术类型有很大差异。
歌剧《萧红》中,明显可见编剧意珩是以舞台剧的手法进行歌剧的铺陈。整剧文字使用趋于抽象,虽然试图以诗意营造氛围,但用词甚为拗口,提高了入乐的困难度,导致作曲家陈庆恩只好选择以宣叙调处理许多段落。宣叙调使用过多的结果,是情感和戏剧性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