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纪录片创作教程

第三节 纪录片《海豚湾》的时态呈现

字体:16+-

2009年,一部以日本渔民残忍捕杀海豚为题材的纪录片《海豚湾》公映,立即引发巨大轰动。这部由美国导演路易·西霍尤斯执导的纪录片,非常鲜明地体现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后来,学界关于该片社会意义的讨论颇多,这里不再赘述。这里主要从时态角度探讨该片的叙事特征。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到20世纪90年代“新叙事主义”诞生前,“时态”概念往往被研究者忽略。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新叙事主义”,“时态”在修辞中的作用渐渐被关注。纵观该片,我们可以发现该片叙事过程始终在三种时态中进行。

一、完成时态提供空间分割

纪录片对于过去时间的展示从不少见,而追溯历史也并不是纪录片才有的做法。作为一种叙事手段,影视艺术有一套展示历史人物或事件的话语方式。科技是电影之父,而科技带给影视艺术创作最直观的体现在于“清晰度”,从黑白到彩色,从标清到高清。观众往往会形成某种刻板认知,认为更清晰的影像代表着更现代的时间,反之则代表着过去的时间。《海豚湾》在讲述早于拍摄时间的事件时,使用了历史影像资料,那些黑白的和看起来不大清晰的彩色资料的呈现,给观众提供了空间分割感。

该片追溯的故事通常来源于受访者的讲述和评述。法国哲学家保尔·利科把叙述情境分为两种:被讲述的世界(包括故事、神话、小说、史记等)和被评述的世界(包括戏剧对白、报告、遗嘱、条约等)。[8]该片中出现了里克讲述自己与凯西的故事的情节,里克讲述凯西自杀的过程是讲述过程,对IWC的不作为提出的质疑属于评述。这两种叙述行为没有造成时间上的疏离,而是实现了行为时间与文本时间的零度距离。目的在于利用受访者进行“评论”,以隐蔽的方式呈现创作者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