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问题社会管理探讨——实现中国梦中国人年龄正当其时
侯晓春[1]
造成中国老龄人口比重加快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由此大大降低了全社会的生育水平;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寿命大大延长。家庭是养老的基础,能满足基本养老需求,在解决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养老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重要补充,能有效弥补家庭做不了、不能做的养老“空档”。市场能满足老年群体的高端需求,克服政府养老只能保证老年人低端需求的缺陷。一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为”;二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依”;三是让老年人“老有所乐”;四是让老年人“老有所养”。
2012年2月,在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二十周年、小平同志逝世十五周年之际,小平同志的长女邓林在广安举办了“返璞归真——邓林七十岁回家乡画展”。在与我们交流时,她强调自己虽然年届七十,但还很年轻。是的,与她的父亲——我们敬爱的小平同志相比,70岁确实是很年轻的。小平同志73岁复出,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88岁南巡讲话,再次掀起思想解放的热潮,换来了国家发展的春天。
中国有句俗话叫作“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里的“七十三”说的是孔子去世时的年龄,“八十四”说的是孟子去世时的年龄。去世之前,这两位圣贤一位还在编著《春秋》,一位还在撰写《孟子》,并没有赋闲休养、坐等归天。所以,古代把超过73岁的才叫老人。今天,如果大家深入到基层农村去调研,一定会发现,随着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60岁左右的农民还是勤劳致富、持家生财的主要劳动力;70岁的老汉栽秧、打谷、挑水、施肥还是一样不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