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的《赋格的艺术》(Die Kunst Der Fuge BWV 1080)可以说是西方音乐艺术,甚至思维心态的一个奇特文化现象。以古老的复调音乐形态,《赋格的艺术》有意识地标志了它的过去,它的明天,以及今后将来的文化演变和趋势。与文艺复兴复调音乐自然而然的多维心态不同,《赋格的艺术》的自觉“倒退”是超越巨大时空的智慧神通。通过《赋格的艺术》,巴赫重新认识文艺复兴的文化精髓,音乐只是一个借口,重要的是文化心态。巴赫的百年倒退跨越以后几百年的历史,甚至越过当今的我们,巴赫最后的固执对着我们未来而言。《赋格的艺术》不仅只是一件音乐作品,更是一个文化先知的预言:散点的多元文化终有的一天。
今天对于这部作品的学术研究无所不至,甚至可用数字和精密的仪器进行。但是,无论巴赫的复调音乐如何精确完美,我个人以为,通过《赋格的艺术》,巴赫开启了一个不可捉摸的神秘不定。进一步来说,因为离开具体的内容,巴赫的器乐作品也许比他宗教音乐更有纯粹的精神性质。
现在知道《赋格的艺术》第一个版本是在1745年。手稿包括十二个赋格和两个卡农(canon)。第二个版本在巴赫去世一年之后的1751年出版,其中有十四个赋格和四个卡农,而所有前面十三个赋格都基于一个简单的d小调主题:
第十四赋格在第三段中间第239小节突然中断。手稿下面是巴赫儿子C.P.E.巴赫的注解:作曲家正好在赋格中引入B-A-C-H这个名字的对位主题时去世[1]。但是根据对于手稿各方面的研究,当代学者对此结论提出异议。
第十四赋格的最后一页 The final page of Contrapunctus XIV
如果说巴赫的《谐和律键盘前奏曲与赋格》(WTC)是向前的探索,那么他的《赋格的艺术》就是倒退的、回首的、闭门造车的终结,可在现实之中,老天没有让他真正画上终结的句号。更有意义的是,巴赫的百年回归为百年之后的艺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音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