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键盘空间:由巴赫开始的逻辑

机缘贝多芬

字体:16+-

我囫囵吞枣,谱子常常被我整本通奏下去,除了平时个别挑出之外,一两年之后,我会又重新开始通读某个作曲家的钢琴作品。我这种横向的泛读似乎对作曲家很不尊重,但是次数多了,体验一次一次更新,常常就像面对新的作品。有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也会莫名其妙掉进竖向的井底,几天钻在一个作品里面,那是看到地下的宝藏实在不可思议。很多年前,我从斯卡拉蒂(Scarlatti)开始长跑。可以说,当时第一轮的马拉松都是胡闹,但我斗胆包天,前面的跌撞失足,不知怎么懵懵懂懂蒙混过来。

我没老师教育指导,更没有中间隔层翻译解读,我愣头愣脑撞墙,是对是错并不重要。我和自己闲谈,不需要理,我和作曲家胡闹,不足以论,但是如此点滴,时间长了,加在一起,形成一种无意的浩瀚,没有条理,更没区别上下左右大小多少,只有毫无趋向的漂泊和自己一呼一吸的暂时,没有中心亦没根基,因为自己的感觉和存在,只是偶然的契机而已。我琴上视谱,撞上的片刻都是届时的机缘,和我主观的意愿以及作品价值没有太大关系。我是手工作坊的习惯,一边玩一边拆,有时无意撞上鬼神,也有小题大做的可能。我没有整体轮廓,也没高低条理阶层之分,消费享受不是我的需要,盖棺定论的权威更加不是我的工作。我知道自己偏颇得厉害,但是那又如何?只是但愿国内崇尚权威的文化环境稍有松动,给我边缘的错差一点机会,不用标准的尺度量我,给不经意的不着边际,一点闲散喘息的空隙。

2010-2-27

有人说布鲁克纳(Bruckner)一辈子只写一首交响曲,这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适合很多音乐家和艺术家,尽管他们的作品外形不同,种类媒体繁多,但是作者似乎一辈子魔圈缠身,用尽各种方式角度,绕来绕去就说那么几句。好像作者越是创新,离原本越近,越是破罐破摔,话就说得越是中肯到位,越是挑剔折腾,到头来越是简练精确,越是反叛离异,结果越像自己。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曲》就不提了。以前老听贝多芬的“代表”作品,觉得他是无中生出来的奇有,却没看他一笔一画用功出来的具体。现在一遍遍从头到尾,阅读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整个过程让我放弃高低标准的偏颇,珍视贝多芬每个细节,每句音乐,每首奏鸣曲。尽管贝多芬早期受过海顿的影响,但其面目之清楚,第一个奏鸣曲就已完全具备。我沿着贝多芬的琴键一路体验,连我的手指都能感觉,贝多芬如何开拓建构他的语言和世界。贝多芬不断打破自己,探索音响的精神领域,最终兜了一个圈子,更加完善自己原本的面目。可举的例子随手可及:中期C大调奏鸣曲Op. 53的末乐章,如歌的波浪转而成为**的卓绝,听他疯子般的潮水不断,冲天悬吊的颤音(Trill),这在晚期E大调奏鸣曲Op.109的末乐章里,同样的话语是另一个模样:回归平静主题之前的第六变奏,底下微妙的**和天上的出窍交相辉映,明潮暗流不息的同时,波涌交集相间。实际上,类似的模式早在贝多芬第三个奏鸣曲,C大调Op.2,No.3的末乐章里就有影子,只是后来发展演化,更新一番又一番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