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键盘空间:由巴赫开始的逻辑

后记

字体:16+-

两年前,要不是朋友催促,便不会几个月里无中生有,化出这样一本书来。2013年春天,我完稿寄出,发现脱稿的“脱”字奇妙无比。当时我一个字也不想再看,觉得自己是个自由自在的动物。可是最终的故事并不如此简单,以后修改和整理的工作几倍于当初,现在回头再看,整个过程是个不断自学和发现的过程。

(一)

我在纽约错综的文化环境里面,通过五线谱上跳跃的音符品味古代文字。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只有感叹与惊奇,没有怀古伤感,它在我的血液里面,不去追求,还逃它不开。我尽量用即时的身体说话,尽管常常笨得不好意思,我闭着眼睛呼文吸字,不期牵我走路的语态,是巴赫的口气和莫扎特的句子。

我不敢以大师为左,但在语言混杂的生活环境里面,总是难逃塞缪尔·贝克特[1](Samuel Beckett)的阴影。作为爱尔兰人的贝克特,英语不是直接自然的“母语”,他长期用更远的法文写作,晚年回头再用英语写下的小说《瓦特》(Watt)之古怪,已是小心翼翼地将错就错。我没贝克特的才能,但是由此看到自己对于中文旁敲侧击的不同角度。我更不敢高攀古人,但我横空今天的中文语境,在英文环境里面品味中国古代铿锵顿挫的文字,佐伴音节为韵的ABC,发现自己是在玩弄不拘诗词节律的文字旋律。更为过分的是,我无意之中歪打正着,以中文拼音混淆以元音辅音为单元的西方诗文节奏,体验现代中文音域里面音响节奏的其他可能。

好友张纯对我说,因为文字的多义和词组拆装的各种可能,中国文字的潜力无限。我以前从来没有这样想过,看来我在文字上的胡搅蛮缠,并非无中生有。

不得不坦白,我有矫饰雕琢的笔头、挑剔刻薄的眼睛。我的文字古怪,我的思路更是拼贴跳跃。我的错笔误笔到处都是,但是很多场合也是精心架空的破绽陷阱,意在任人参与劈开重新。因为不是日常述说的口吻,我的文字说不通顺,更不允许慷慨激昂的朗诵和令人毛骨悚然、感情起伏有致的广播。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