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响乐欣赏十八讲

第六讲 巨人贝多芬(下)

字体:16+-

二、交响曲之神祇

贝多芬

唯一了解贝多芬的方法就是去熟悉他的交响曲,他的9部交响曲反映了他整个的生命历程,它们是标准器乐曲的精髓,是世界上最悦耳、最深刻的音乐。

贝多芬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后的代表,继海顿和莫扎特之后发展了古典型新型作品的器乐曲体,这种曲体给在相对比较和发展中反映形形色色现实现象提供了可能性。奏鸣交响套曲曲体终于在这几位作曲家的铸造中成了型,用鲜明而紧张的情节扩充并充实内容的则是贝多芬,这种以丰满有力为特点的新内容体现在交响曲中。贝多芬的交响曲每一首的构思和艺术表现手法都是多样化的,每一首都是一个完美的世界,其中包含着相互尖锐冲突的众多形象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

C大调第一交响曲完成于1800年,就结构平衡与外在表现而言,他已与海顿分道扬镳。海顿与莫扎特的成就是糅合了优美与活力,而贝多芬表现出来的却是**裸的活力。曲式是海顿式的,但已扩展,对比度增高,和声关系也增大。不时出现的渐强标记说明贝多芬是多么注意力度层次,它后来成为贝多芬风格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第三乐章沿袭海顿小步舞曲的名称,但已经表现出他后来发展成功的谐谑曲的特色,快速幽默,情感与结构对比强烈,表情轻松,节奏逼人。

D大调第二交响曲反映出贝多芬如何超越了生命中的苦难。它用长长的柔板引入第一乐章,宣告这部作品的篇幅为交响曲中前所未见的。三段主题每段包括两个明晰的旋律,使第一乐章变长。小广板特别精美,有层出不穷的主题和丰美如歌的风格。谐谑曲和末乐章同第一乐章一样,活力充沛,热情似火。末乐章用扩大的奏鸣曲式写作,因第一主题反复次数多而有回旋曲的意味。这部交响曲在贝多芬的创作分期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它是贝多芬最后一首仍残存海顿影响力的交响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