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纳画像
安东·布鲁克纳1824年生于奥地利北部安斯菲尔登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他幼年丧父,少年时曾加入圣弗洛里安修道院当歌童。长大以后,他又在乡村小学做了15年的教师,并兼任修道院的管风琴师助手。32岁的时候,他通过比赛获得了林茨天主教堂的管风琴师的职位。1867年,当他的作曲老师西蒙·塞赫特去世以后,他接替了其维也纳宫廷管风琴师的职位,并于1868年被维也纳音乐学院聘为管风琴和对位法教授。1871年,他参加伦敦国际管风琴比赛获得一等奖,从此以后直到他60岁的时候,他都一直保持着世界一流管风琴家的牢固地位。1891年,他被维也纳大学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896年,他在贝维迪尔宫平静地去世。
维也纳城市公园的布鲁克纳胸像
布鲁克纳第四交响曲手稿,1878年
笃信宗教并长期为上帝服务的布鲁克纳,最初的作品大部分是安魂曲、经文歌和弥撒曲等宗教音乐。他长期深入地钻研作曲理论,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待艺术创作。他的C小调第一交响曲是受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感动而创作的——他很荣幸地出席了1865年6月在慕尼黑宫廷歌剧院举行的该剧首演,因此在风格上有较明显的瓦格纳印记,然而这种印记并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将瓦格纳惯用语汇的极有限部分变成布鲁克纳个人音乐语言的自然组成部分。虽然布鲁克纳在晚年回忆起第一交响曲时曾称它为“冒失的顽童”,但他开始创作这部交响曲时已年届四十。这部经他修改多次的交响曲基本具备了布鲁克纳交响曲创作的一般特征:英雄式的性格和悲剧性、对自然田园的真挚感情、悠长的第一主题在弱奏的“布鲁克纳之雾”中呈现、第一乐章的三个主题在终曲中再现等。
C小调第二交响曲修改达7次之多,它的首演虽然赢得了维也纳宫廷歌剧院乐队乐师的赞美,但听众反应不佳,维也纳的评论家汉斯利克之流借机对布鲁克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在这部交响曲中,布鲁克纳首次使用了他独特的“全休止”,使强大的音响洪流突然被切断,其效果非常独特。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由大提琴在闪烁的弦乐背景下呈现,在同样由大提琴奏出的第二主题之前有一个含蓄的沉默,只用定音鼓的软击来点断,第三主题用的是瓦格纳《黎恩济》中的祷告主题,刚劲有力;第二乐章是一段充满感激之情的庄重的宗教音乐,尾声引用了作曲家大获成功的F小调弥撒中的“祈福经”一段;第三乐章是个典型的结实的谐谑曲,布鲁克纳特有的突然轻和突然响的戏剧性对比以及接近室内乐风格的精致乐队色彩的三声中部从交响曲主调向大调的转换,在这里第一次以鲜明的形象登场;第四乐章同样具有戏剧性的过渡与对比,这里采用的主题同样来自F小调弥撒的“慈悲经”,结尾突然从C小调转换到光辉胜利的C大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