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纳切克画像
在斯梅塔纳和德沃夏克之后,最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应该是来自摩拉维亚的莱奥斯·雅纳切克。他虽然是在莱比锡和维也纳的音乐学院学习的作曲,但却是一位比斯梅塔纳和德沃夏克更纯粹的民族音乐家。作为乡村学校校长儿子的雅纳切克,他的音乐生涯始于布尔诺圣奥古斯丁修道院的唱诗班,人声是他音乐灵感的源泉。1886年,雅纳切克开始搜集摩拉维亚民间音乐素材,并终生从事这一事业。他像穆索尔斯基一样,首先要求音乐的真实性。他努力追求摩拉维亚民间音乐的调式和声、节奏及色彩特点,并力求反映出“音响的现实”,亦即人类的语言。他的作品以喷涌而出的短小旋律为基础,节奏强烈,犹如一声声呼喊,这是他对语言节奏的热爱而演化出来的。他的笔记本记录着从城乡各地听到的一些短句,并一一列举说话时的情绪。旋律片断经历着突然的调性和情绪变化,以质朴但却不寻常的手法发展到强烈的感情**。从1897年起直至去世,他坚持为民间“吟唱”记谱。进入20世纪以后,雅纳切克受到德彪西、理查·施特劳斯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影响,创造了全新的、极其现代的和声与对位法观念。他最重要的作品是歌剧《耶奴发》、《死屋手记》、《卡嘉·卡巴诺娃》以及《格利高里弥撒》、《小交响曲》和交响狂想曲《塔拉斯·布尔巴》。
雅纳切克的情人卡米拉
雅纳切克《小交响曲》中的信号调手稿
雅纳切克谱写《小交响曲》时已经年届72岁,德高望重,名满天下。他的创作灵感来自在布拉格公园里演奏的铜管乐队,所以这部结构不同寻常的交响曲(由5个短小的乐章组成,更接近嬉游曲或小夜曲,而不是交响曲风格,也未采用交响曲式)在乐队编制上加大了铜管乐的比例,简短的第一乐章用了14支小号、3支大号等,它们主要用来呈现类似圣咏的主题。第二乐章非常精致复杂,管弦乐色彩变化繁多,短小的重复乐段各自建立在不变的节奏型上。第三乐章由加弱音器的弦乐奏出流畅如歌的旋律,木管接过去后开始向**发展,最后由铜管推向结束。第四乐章是速度不断变化的舞曲,在作曲配器技法上无懈可击,堪称完美。第五乐章首先由3支长笛吹出新主题,其他乐器加入之后,弦乐器以美妙的音色为之伴奏。乐章结束时第一乐章主题乐段重现,在原来的小号和大号之外,木管和弦乐将场面铺开,呈现一个辉煌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