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交响乐欣赏十八讲

一、内在的骚动——表现主义

字体:16+-

康定斯基的《印象3:音乐会》

表现主义音乐也是表现主义绘画的同步艺术,但在时间上晚了大约十年。表现主义绘画兴起于1905至1930年间,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中心。1911年,俄罗斯画家康定斯基和马尔克等人在德国创办《青骑士》杂志,不仅刊载绘画,而且表达了许多关于绘画、戏剧、诗歌方面的评论。他们不满足于印象主义者表现自然景物的表面现象(光和影),主张根据“内在需要”表现自我感受和主观精神世界,这种内在的精神深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多体现为焦灼、恐惧、绝望、茫然等紧张而近于歇斯底里的情绪。

音乐上的表现主义在追求形式上的自由、反传统、反对印象派等方面,与绘画的观念是一致的,在它身上已体现出现代音乐反传统、与传统割断一切联系的主要倾向。首先,它完全放弃了传统的调性规律,视八度中12个半音具有同等的价值,没有过去主音、属音的概念,使无调性占有绝对优势。在对位方面,多以复合的自由旋律进行,提倡线形的自由对位法。传统的匀称的旋律进行被一连串独特的音的连续所代替,不再使用传统的收束、反复,显得很自由。节奏复杂化,显得难以捉摸。在乐队的使用上,这类作品偏向于使用较小的编制,配器精致,常带有室内乐的性质。

用抽象绘画表现的音乐

勋伯格自画像

表现主义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定斯基的亲密朋友阿诺德·勋伯格,他1874年生于维也纳,早年曾师从策姆林斯基学过对位,但主要靠自学成才。他的早期作品受勃拉姆斯和瓦格纳的影响,代表作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康塔塔《古列之歌》和交响诗《佩利亚与梅丽桑德》都带有后期浪漫派的特点。1908年以后,由于受康定斯基的影响,他不仅自己作画,还写下几部典型的表现主义音乐作品。如独角音乐话剧《期待》集中了勋伯格的表现主义的追求。独角剧是一个女人的独白,她到森林中去会见她的情人,却找到了他的尸体。作品笼罩着一种情欲的、朦胧噩梦般的气氛。在朗诵配乐《月光下的皮埃罗》中,勋伯格首次采用了所谓“语言的旋律、语言的声部、语言的歌唱”——某种介乎语言的自由声调和歌唱之间的东西。诗人想象自己是皮埃罗(法国哑剧中的丑角),通过月光的象征,表现自己的种种形象,犹如一缕月光照进玻璃杯中会呈现出许多造型和颜色。不过他不写皮埃罗的有趣奇遇,而幻想出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怪诞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