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米尼娅·佩德雷蒂[1]
导论
2009年秋至2010年冬,“人体世界与心的故事”[2]在安大略科学中心(加拿大)向公众开放。“人体世界”是冈瑟·冯·哈根斯(Gunther von Hagens)的创意,它以在细节上洞悉一切且坚定不移的方式展现了人的身体。通过塑化过程,人的身体得以保存与展现,包括肌肉、器官、身体组织、骨骼,等等,均一览无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前来参观的人对人体的构成和功能有所了解。可以理解的是,观众的反应不一,有好有坏,有人惊叹不已,有人非常着迷,还有人觉得恶心。展览中使用的声音充满了**,语调激烈。有人觉得这样的展览有失体面,是对人体的不尊重,有些恐怖,不适合小孩子来看(参见Barilan,2006;Burns,2007;Fisher,2005)。还有一些人则惊叹于人体之美,对能够展现出如此的细节感到惊奇(参见Vom Lehn,2006;Walter,2004)。有些宗教团体、保守的说客以及对此心怀关切的市民针对这个展览表达了反对意见,同时也有另外一些人认为它有创新,很精彩,而且内容翔实。但不管是惊叹还是厌恶,大家都情绪高涨。
在开始的时候,“人体世界”展览引起了很多争议。但除了这些争议之外,很少有人对其进行严肃的学术研究(特别是教育研究)(参见Vom Lehn,2006;Leiberich,Loew,Tritt,Lahmann & Nickel,2006;Moore & Brown,2007;Walter,2004)。此外,很多文献都是以评论或短文形式发表的,关注的是关于保健学和解剖学、医学及健康社会学等方面的问题。鉴于围绕这一展览而引起的争议与争论,笔者开展了一项研究,以探讨前来参观的人对“人体世界与心的故事”究竟会有哪些反应,笔者把此项研究工作放在非正式学习、媒体以及科学教育等领域内进行。在本章中,笔者专门对一些理论假设进行了讨论,这些理论假设影响着观众如何做出反应,如何展开互动,如何对经验进行意义建构,各种不同媒介(主要是塑化物)与讯息之间如何相互作用,同时它们还影响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公众在情绪体验方面的张力。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 McLuhan,1964)曾经对媒介与讯息之间的关系进行过描述,笔者吸收和借鉴了他的观点,把它作为向观众的意义建构提供中介支持并理解其意义建构过程的一种可能途径。那么,在这个展览的情境中,媒介与讯息之间的相互作用究竟是如何展开的呢?观众给自己获得的体验赋予了怎样的意义?他们在意义构建的过程中获得了哪些讯息?在参观过程中,他们体验到了何种情绪上的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