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历史文选课的教学,是以所采用的传统教材中有限的文献选篇(一般在20篇左右)为主要内容。然而实践证明,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样的内容太过单薄。一学年的课程学习结束后,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对所学课文大都耳熟能详,但对中国历史文献的整体情况却知之甚少,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对课文外文献的阅读和应用能力较差,难收举一反三之效。这对学生专业基础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也影响到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和日后的专业研究。而在实际工作中,历史类大学毕业生分不清文献的四部归属和无法认读近古碑文,也已成为屡屡出现、引人深思的现实问题。基于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加固学生专业基础的考虑,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我在以教材为教学重点、合理安排课时进度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度扩充。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文献阅读基础知识,主要是有关汉字和目录的基础知识
文字学古称“小学”,顾名思义,它是从事一切学习和研究的基础。许慎《说文解字序》指出:“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汉字自臻于成熟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无论是构造、形体还是字(词)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了解这一变化的轨迹,就不具备读懂古文献的基本条件。因此在开始进行课文讲解之前,我先就汉字的产生、构造方式、形体变易、滋生、古今字义的区别等问题向学生作较为详细的介绍,帮助他们在心理认识和知识积淀上为日后课内外历史文选学习做好准备。
除此之外,我增加了简单的目录知识讲解。目录是卷帙浩繁的历史文献的“纲纪”。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中指出,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由于教学计划课时限制,这门课不可能像“历史文献学”一样将“目录”讲解得非常深入细致,但我还是以两个课时的时间向学生勾勒中国古代文献分类的脉络、介绍文献的四部归属,让他们了解每篇选文的出处,以便更好地把握对文献的查找、学习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