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历史文选课定为大学文史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工具课,对这一认识几乎从未有过争议。然而还应该进一步看到,历史文选课本身又具有超出一般工具课的意义和价值,这就在于它的特殊的内容——作为历史文献记载,对于历史类课程教学具有补充作用;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又具有育化功能。基于这一认识,笔者在全面把握课程教学重点、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尝试进一步开掘课程内涵,延伸教学视角,促进学科联系,探索工具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沟通,专业教学与思想教育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安排,沟通相关课程间的联系
中国历史(包括通史、断代史和专题史)课教学中必然伴有相关史料的学习,但限于计划课时,本科生教学中常因史料教学比重极小而成为缺憾。历史文选教材的许多篇目,作为丰富多样化的史料,不仅可以弥补历史教材引用史料不足的遗憾,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史料,促进专业学习。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怎样准确切入,把握适度。我在讲解历史文选有关篇章时,着眼于该文所反映的历史现实与历史课教学相关内容的联系和衔接,从文章写作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用意、观点、手法等角度予以提示和简要分析,引导学生将历史文选课的学习视角向专业历史课程延伸,既丰富了文选课的教学内容,加强了其与相关课程的沟通,也在客观上促进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又不至于使文选课教学本末倒置,发生错位。
(二)结合实际,发挥历史文选课的德育功能
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历史文选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蕴涵着极其丰富深厚的人文思想,这使该门课的教学天然地被赋予学生思想教化功能。我从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出发,积极尝试将专业教学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历史文选课本来具有的德育功能尽可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结合有关篇目的讲解,我对文章所表现的作者或主人公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伟大胸怀和卓越贡献、道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有意识地予以介绍宣传,通过历史人物优秀品德的感染,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融入了感情,增强了学习效果,同时也接受了生动的思想品德教育,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