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 侯洪梅 徐跃勤
中国历史文选课是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文言史料的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历史奠定坚实的基础。古代文献典籍内容丰富,人们常用“浩如烟海”、“汗牛充栋”来形容。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学生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更不要说读古籍了。历史专业的学生同样如此,这样就直接影响了历史教学的质量。分析历史专业学生不喜欢阅读古籍的原因主要有:一是阅读古籍的意识不强,认识不到文言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从思想上不重视。二是古籍阅读起来难度较大,涉及知识面广,时空跨度大,悠悠几千年的古代文献典籍,作家作品灿若繁星,知识点繁杂纷呈,字词句陌生而古老,常常给阅读者带来难以预估的困难,使学生产生一种畏惧心理。三是由于受高考升学的影响,学生在中学虽然也接触到了一些文言篇目,但数量较少,并且只停留在对字词句的简单理解上,并没能形成整体感知文言古籍美感的能力,对古籍普遍存在着一种陌生感或隔膜感。
历史文选课堂首先必须使学生产生读古籍的浓厚兴趣,必须使学生静下心来养成扎扎实实读书的习惯。否则,我们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教学目的无法达到,学生也就无法从大量的文言史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作为历史系学生就更无法掌握研究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只能人云亦云,写论文时也只好东拼西凑,没有自己的认识,那就更谈不上做学问了。正如黄宗羲所言:“每见抄先儒语录,荟撮数条,不知去取之意如何;其人一生之精神未尝透露,如何见其学术。是编皆从全集纂要钩玄,未尝袭前人之旧本也。”[1]这段话正说明了做学问时一定要占有丰富的材料。占有丰富材料的最好办法就是读书,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静对古书寻乐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积极认识倾向,它推动人去探索新知识,发展新能力。如果没有兴趣或者兴趣不持久,是读不好古籍的。文选课堂教学要担当重任,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学习古籍的持久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和运用文言史料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古籍的兴趣呢?我们结合古代汉语知识作了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