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界交响:美学在艺术中历险

荒寒境界——读李荣林的画

字体:16+-

好几次在展览上看到荣林的画,我都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国画中的寒林图。由此我还产生过错觉,以为荣林是学国画出身,后来才改学油画。事实上,荣林一直学的是油画,本科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硕士和博士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留在中央美院教学也是油画专业,而且很长时间都是以画人物为主。如果我们将荣林早先画的人物与现在画的风景放在一起,几乎没有人会以为出自同一人之手。今天回过头去看他画的人物,感觉已经有相当高的造诣。荣林放弃人物,转向风景,画风变化之巨,无异于重起炉灶。齐白石的衰年变法,至今仍然让人津津乐道,荣林的青年变法会是一个怎样的结局?说实话,不少师友对他放弃人物感到惋惜,对他转向风景感到前途未卜。但荣林不为所动,坚定地走自己认定的道路。他的探索是如此之深远,以至于环顾左右看不到任何同伴,这有时候也难免让他产生孤独和踌躇。一次在他京郊罗马湖畔的工作室里赏画,荣林跟我说,他的某位师长曾经断言,这条路走下去注定没有前途。但我的看法刚好相反,认为荣林未卜先知,比许多同行更早嗅到了新时代的气息,可以引领当代艺术的新方向。

我曾经说过,艺术没有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只有彻底与半吊子的不同。任何一种风格或样式,只要彻底了就有可能成为好的艺术,不同的风格之间没有高低区别。我称之为同样的不一样。同样的是境界,不一样的是风格。沉郁与飘逸是不一样的风格,但它们的境界可以是同样的高。在这种意义上,任何一个艺术家,只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气质,形成自己的风格,就可以说都获得了同样的成功。不过,话又说回来,实际的情况往往是,有些艺术家比另一些艺术家更成功,因为有些风格更符合时代精神。但是,艺术家很难选择时代,只能是被时代选择。荣林之所以由人物转向风景,原因在于他画的那种人物画与他的气质不符,他总觉得人与画相隔有距,不能合一,画不透彻。如果荣林一直勉强自己画下去,也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潜力,彰显他的气质,形成他的风格。换句话说,他只能停在半道上,永远不可能登顶。现在荣林终于找到了与自己气质契合的道路,他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就有可能达到最高境界。今天有许多艺术家,他们的气质非常不同,只要他们找到与自己气质契合的道路,就都有可能达到最高境界。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只要达到最高境界,就都是成功了。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不是所有达到最高境界的艺术家都能成功。只有那些既达到个人最高境界又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家,才能真正获得成功,或者说获得更大的成功。但是,艺术家只能按照自己的本色来做艺术,只能确保达到自己的至高境界,至于他的艺术是否符合时代精神,不是艺术家自己能够决定的。艺术家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等待时代的挑选。如果艺术家违背自己的本色而投机地迎合时代精神,他最多只能做出二流的艺术。这种案例,在艺术史上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