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邓新黎的绘画,就为它们所体现的美、幽默、技巧、想象力、文化含量所吸引。它们那明显的超现实特征和波普语言,很容易被归入超现实波普之中。然而,在众多的超现实波普绘画中,邓新黎的作品又别具一格。由于它们也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因此也可以归结到新写实的范畴。邓新黎的作品介于新波普和新写实之间,它们在挑战艺术批评的分类。不过,我更感兴趣的,是邓新黎作品与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的关联。它们以轻盈的想象,很好地阐释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空灵、缥缈和舒卷等审美理想。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邓新黎的绘画,典型地体现了新世纪的中国性。
邓新黎的绘画是属于新世纪的。他有一幅作品的标题就是“新世纪的奇观”。这表明他很自觉地将自己的艺术与20世纪流行的当代艺术拉开距离。所谓20世纪流行的当代艺术,借用库斯比(Donald Kuspit)的术语来说,就是新大师(New Master)的艺术。这种艺术强调观念性、批判性和新异性,从而将艺术推到了非艺术和反艺术的境地。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的边界被彻底抹去,艺术失去了自己的规定性而触及它的终结。然而,艺术史并没有按照理论家预想的那样发展。21世纪的艺术,不仅没有终结,而且呈现出一系列的回归趋势。比如,希基(Dave Hickey)就发现,当代艺术出现了美的回归现象。相应地,技巧的回归,人文精神的回归,也变得越来越明显。艺术在行将越出它的边界的时候,又退回到边界之内;在行将终结的时候,又获得了新生。21世纪艺术体现的一系列回归现象,让人想起19世纪及其以前的艺术。库斯比称之为老大师(Old Master)艺术。与新大师艺术针锋相对,老大师艺术突出审美性、技巧性和人文性。当然,正如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即使有人想要重复历史,也不可能真的做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库斯比认为,21世纪的艺术既不是老大师艺术,也不是新大师艺术,而是新老大师(New Old Master)艺术。所谓新老大师艺术,顾名思义,就是二者的结合,或者借用黑格尔(G.W.F.Hegel)的术语来说,就是二者的“扬弃”(sublation)。为此,库斯比号召今天的艺术家从街头回到工作室,去研究和锤炼自己的艺术语言,找回那些被他们抛弃的属于艺术范围之内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