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军是一位好学深思,勤于探索,有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他的探索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写生,另一方面是写心。通过写生和写心,期待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发扬光大,为油画的中国化,进而为抵制艺术的终结做出自己贡献,这是建军给自己负载的历史使命。
艺术的终结是近来艺术哲学中的热门话题。始作俑者是19世纪的黑格尔,推波助澜者是20世纪的丹托。考虑到丹托主要讨论的是视觉艺术,尤其是架上绘画,因此艺术终结的问题在绘画领域中显得尤其尖锐。根据丹托的主张,由于艺术的各种可能性已经为不断的实验所穷尽,因此艺术创造不再可能,我们不再能够根据创造性这个指标,将不同时代的艺术编撰成前后相随的历史,艺术已经进入它的后历史阶段。进入后历史阶段的艺术,是无法区分年代的艺术,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各种艺术形式都可以同时存在,关于艺术的历史叙述不再可能。在丹托看来,这种后历史的艺术,与其说是艺术,不如说是习惯。
今天的艺术家在决定画画的时候,都得面对丹托的挑战。由于现代复制技术的突飞猛进,绘画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本性。绘画的目的是什么?当然,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人们,对此有不同的回答。贡布里希在谈到埃及绘画、希腊绘画和中世纪绘画的区别时,曾经做了这样的总结:埃及人画他们所知道的东西,希腊人画他们所看见的东西,中世纪的人们画他们所感受的东西。自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绘画就是接着希腊罗马的传统往前发展,以忠实地捕捉眼睛所看见的东西为最高目的。西方绘画的发展历史,就是不断逼近真实地再现眼睛之所见的历史。摄影和摄像技术的发明,实现了西方绘画的梦想,同时也终结了西方绘画的发展。留给20世纪西方艺术家的,不是宝贵的遗产,而是沉重的包袱。为了将绘画从对事物的忠实再现中解放出来,20世纪的艺术家使尽了各种解数。然而,在将绘画从写实中解放出来之后,并没有给它带来新生,相反让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20世纪的绘画就是这样在重重犹疑之中艰难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