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作为审美对象和艺术题材,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传统中都有出现。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喜欢荒寒之境、残破之美。以悲壮求琴,以荒寒索画,以惆怅入诗词歌赋,通常被认为是中国文艺的一大特色。欧洲艺术以废墟为题材的也不少见。从浪漫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再到现代主义和新表现主义,废墟就像挥之不去的幽灵一样不断出现。应天齐近来的创作也以废墟为主题。他去年受邀参加第13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题为“世纪遗痕与未来空间”的个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震撼。丹托曾经断言,由于艺术中的所有可能都业已穷尽,今天的艺术不可能再给人以震撼的效果。然而,应天齐的艺术的确让人震撼。尽管废墟题材已经被历史上的艺术家反复使用,但是当它再次出现在应天齐的作品中时仍然触动我们的神经,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首先,让我们做一点简单的历史追溯。随着浪漫主义取代古典主义,崇高也取代了优美。与小巧、光滑、明亮的优美不同,崇高具有巨大、强力和晦暗的特征。与优美激发愉快和惬意的情感不同,崇高激发的情感是惊愕和恐惧。从18世纪开始到19世纪中期,欧洲浪漫主义文艺蔚为大观。人们通过表现废墟的文艺作品,来释放自己的**,同时表达对具有超强力量的自然和神灵的敬畏,表达对人类自身创造的伟大历史的敬畏。德国画家哈克特(J.P.Hackert)的《歌德参观罗马斗兽场》(Goethe Visiting the Colosseum in Rome,1786)就展示了废墟的崇高。然而,到了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开始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批判现实主义。不过,废墟主题并没有随浪漫主义的衰落而消失,相反,它在批判现实主义中变得更加强烈和突出。英国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给我们描述了一个如同工业废墟一般的伦敦。随着雾霾大范围侵蚀中国,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狄更斯笔下的伦敦,对废墟之城感同身受。在狄更斯笔下,我们看不到对自然、神灵和历史的崇敬,看到的是对资本主义和工业社会的控诉,对劳动人民的同情。19世纪后期出现了现代主义,它在20世纪初席卷欧洲。我们在现代主义的代表诗人艾略特(T.S.Eliot)那里再一次看到了废墟。在他的著名诗篇《荒原》中,我们看到的与其说是地貌上的荒漠,不如说是精神上的废墟。在艾略特的诗歌中,我们既看不到浪漫主义画家的崇敬,也看不到现实主义作家的控诉,我们看到的是不动声色的冷漠和荒诞。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德国新表现主义中,我们再一次看到了废墟的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物理上和精神上的创伤,成了战后德国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家在表现废墟题材的时候,体现的情感十分复杂。战争留下的创伤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疼痛,有的只是不知所措的惊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