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跨界交响:美学在艺术中历险

观念、文化与实验——策划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的几点体会

字体:16+-

第54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已经开幕三个多月了。中国馆的表现,在国际艺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海外媒体普遍关注。6月1日威尼斯双年展媒体开放日这一天,中国馆登上了“新闻观察网”(www.newsobserver.com)的“该日最佳”(The Day’s Best)。[1]6月2日中国馆开幕这一天,中国馆成为“过去24小时最受外媒关注的中国新闻”。[2]随后,中国馆还被评为本届双年展“五个最值得看的展览”之一。[3]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4]、美国的《美国艺术》(Art in America)[5]等主流报刊,都发表了赞扬中国馆的评论。现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卡特(Curtis Carter)和现任国际艺术史协会主席安德森(Jaynie Anderson)都认为,中国馆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最好的部分。

从本届中国馆的成功举办,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方面的经验。

第一,创意先行。由于威尼斯双年展以推动实验性和探索性的当代艺术著称,再加上中国馆的展览条件有限,本届中国馆的展览采取了创意先行的策略。我在策划展览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要找到一个适合中国馆的理念,而不是艺术家和艺术品。在我提交给专家委员会的策划方案的第一稿中,除了阐释“弥漫中国味”这个理念之外,我没有提及任何艺术家,也没有提及任何现成的艺术品,我只是根据与理念、场地等因素的关系,构想了五件作品的方案。也许有人对这种理念先行的策展思路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这样会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自由。但是,回过头来看,这种理念先行的策略在威尼斯是成功的。《环球时报》发表哈维·邹定(Harvey Dzodin)的《“弥漫”入侵》(“‘Pervasion’Invasion”)一文,指出“中国馆被称为威尼斯双年展‘最有创新的’展馆”。[6]因为中国馆属于极端的异形展馆,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艺术家为中国馆创作作品。如果不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理念,中国馆中展出的作品就很难形成整体,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中国馆的方案公布不久,就有不少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比如,芝加哥艺术学院著名艺术史家和艺术批评家詹姆斯·埃尔金斯(James Elkins)就给我写邮件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方案好极了!想法高妙。将感觉、美尤其是情感感受结合起来,这在当今艺术界中是非常重大的事情。这个方案与当代北美和法国对‘感受理论’的兴趣非常接近。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各种感官以及它们之间的联合、它们产生的情感和心绪。”维克森林大学著名当代艺术史家鲁宾(David Lubin)在邮件中写道:“中国馆的方案非常迷人,而且对威尼斯特别合适,我相信威尼斯是西方香水生产的原发地之一。作为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也是欧洲从中国进口香草、香料和药物的首要通道,你所选择的主题,美与味,构思十分巧妙……所有作品加在一起进行展示,以一系列富有刺激的相互交换的方式,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视觉与非视觉、感觉与观念的存在形式混合起来。我相信作为一个整体,作品将给每一个参观中国馆的观众提供一种光彩夺目、振奋人心的审美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