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刘师培与中西学术

第四节 刘师培学术史研究之地位与特色

字体:16+-

作为近代中国最早从事学术史研究的学者之一,刘师培的学术史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在当时绝无仅有的特色,这体现在他以西学评估中国古典学术之得失,对先秦、汉宋学术的独到见解和对清学的极富个人体验之阐发等诸方面。

一、以西学评估中国古典学术

前已言及,1908年前刘师培的学术以中西交融见长,西学往往是中学的参照物。将此一特点移植到中国学术史的研究中,那便是以西学为标准,通过中西学类比,评估中国古典学术之得失。这样的研究在刘师培关于先秦、两汉学术的论述中表现得最突出。具体说来,一是表现在新的学术史编写体裁上,二是表现在比较中西学术的建树上。

撰著学术史,体裁上自以黄宗羲所创的“学案体”为正宗,该体裁也确有其长处,刘师培亦曾效仿之。但刘氏终究是不满意这种以“人”为主条理学术流派的旧体裁,认为这种体裁不利于对学术作义理上的探析,故拟作之《周末学术史》“采集诸家之言,依类排列,较前儒学案之例,稍有别矣(学案之体,以人为主;兹书之体,拟以学为主,义主分析,故稍变前人著作之体也)”[1]。他把周末学术史分成心理学史、伦理学史、社会学史、宗教学史、政法学史等十六类,完全是以西方学科概念界定中国古典学术,而且将以人为主撰写学术史的旧体裁改为以学科为主分类撰写的新体裁。《两汉学术发微论》也是如此。该文将两汉学术以西方政治学、种族学、伦理学概念相界定并分科论述,是新体裁的再次尝试。从以人为主到以学科为主,表明中国学术史的研究已开始走上一条新路,即走出旧学术史的樊篱而向建立新学术史的“范式”迈进。如果突破学术史的狭隘视界来看,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学术从旧到新的转折点。正如傅斯年所指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