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传播理论中,“受众”与“大众”及“大众社会”等概念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大众”与“受众”并非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大众”概念最早属于社会学研究领域,而“受众”则是大众传播研究所关注的对象。随着社会及媒介形态的演变,大众与受众概念同时成为大众传播理论所关注的重点领域。媒介批评理论同样也基于大众社会发展的文化背景,进而对受众进行批评性探究。
一、大众社会中的大众与受众
大众社会理论认为的“大众”是20世纪现代工业化的产物,同时也是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在大众社会理论中,大众被描述为一大群没有血缘、地缘关系的,由原子化的、孤立的个人所组成的相互依赖又彼此陌生的社会群体。这些所谓的大众具有规模大、分散性、匿名性和无根性的特点,既不同于有一定组织的社会群体,也不同于松散的群集以及有政治自觉意识的公众。他们没有任何组织性,没有稳定的结构和社会规范,也缺乏为实现自身目的而行动的意愿和手段。由此,大众概念在出现早期,经常指的是易受意识形态和宣传影响的,对大众传播媒体的影响没有任何抵抗力的集体。
按照传播学者麦奎尔的观点,“受众”则是社会环境和特定的媒介生产方式的产物。[1]受众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受众的媒介使用也具有鲜明的社会特征和环境特征。麦奎尔认为,最早的受众是古希腊罗马公共演出或竞技场所的观众,印刷术产生后出现了阅读的受众,直至电影出现后真正意义上的受众才得以形成,后来,广播电视的发明更是扩展了受众的范围。当然,目前的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则使得任何个体都成为潜在的受众。受众变得更加不可把握和变幻莫测。
美国芝加哥学派对大众社会理论进行了研究,其中作为对传播学产生了直接影响的代表人物布鲁默最早使用“大众”概念框架来分析“受众”。布鲁默立足于更广泛的社会生活变迁的视角,将受众视为现代社会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称之为“大众”,与此前的“群体”、“群集”和“公众”区别开来。[2]由此可见,大众或受众的形成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人们识字能力的普遍提高、交通运输的发达、信息传播的普及、社会的集中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大众传播研究视野中的受众不仅人数众多、分布广泛、结构多元,且缺乏自我认同意识,也没有任何目的明确的组织性,不为自己行动,但却受外界的驱使。基于此研究视角的受众,显然是没有任何组织性的“乌合之众”,也就是极易被媒介操控的消极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