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石器时代青海大通县舞蹈彩陶盆
1.时代背景
青海大通县舞蹈彩陶盆属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彩陶文化也叫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约6000多年。出土的器物中包括玉器、骨器、石器和陶器,尤以彩陶最为突出,因此,仰韶文化一般也被称为彩陶文化。仰韶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马家窑文化是仰韶文化向西发展的一种地方类型,出现于距今5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历经了三千多年的发展,有马家窑、半山、马厂等类型。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地区、甘肃以及青海境内的洮河、大夏河及湟水流域一带。
中原地区仰韶文化的彩陶衰落以后,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又延续发展了数百年,将彩陶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器型丰富,图案绚丽,富于变化。马家窑文化彩陶是世界彩陶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奇观,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它不仅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其神奇辉煌的艺术魅力至今还在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2.作品介绍
1973年,考古学家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一座马家窑类型墓葬中发掘出一个舞蹈彩陶盆,它为我们展示了大约5000年前舞蹈艺术的直观形象。舞蹈纹彩陶盆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泥质红陶,高14厘米,口径29厘米,陶盆大口微敛,卷唇鼓腹,下腹收束,小平底。口沿和外壁上部采用了一些简单的线条装饰,作为主要装饰的舞蹈纹画在内壁上部。陶盆的内壁上绘四圈平行带纹,平行带纹至口沿间,舞蹈纹共分三组,每组均有5人。人物头上有辫状饰物,下身有尾饰,手拉着手,踏歌而舞,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极其简练明快。人物头饰与尾饰分别向左右方向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每组两边的舞蹈者外侧手臂均画上两根线条,似柳枝迎风飘动,抑或表示手臂快速摆动的样子。舞蹈图不仅巧妙地反映出原始人的舞乐活动,也是直接而完整地表现人物活动最早的绘画作品之一(图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