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照相写实主义的特征
照相写实主义又被称做超级写实主义,是流行于20世纪70年代的一种艺术风格。在40年代,照相写实主义就有了发展迹象,60年代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1970年,在纽约惠特尼博物馆举行了一个《22个写实主义者》画展。在展品目录上,“照相写实主义”这一名词第一次被路易斯·迈塞尔提了出来,这标志着照相写实主义作为一种风格的成熟。
19世纪下半叶,照相机的问世导致了一场真正的绘画革命,颠覆了绘画的记录使命,颠覆了艺术家摹写自然与真实的艺术目标,使绘画进入现代主义阶段,渐渐地远离客观自然,走向个人表现,走向内心世界,走向主观变形,走向抽象。而又是由于照相机,产生了科技和艺术的结合,诞生了照相写实主义。照相写实主义画家重新回到了写实主义,但是不同于以往写实主义的是,它没有“对景写生”,不带感情色彩,表现得如一个事件的旁观者——客观而冷漠。
照相写实主义有着鲜明的波普艺术的面貌,它继承了波普艺术中特有的颜色和特有的画面处理手法,但是没有波普艺术的广告效应。在图像化的时代,照相写实主义把“图像”本身作为自己直接的创作资源,照相写实主义艺术家们不是自己想象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形象,他们只是将照片描摹下来,在绘制中热衷于模拟实物及环境,追求丝毫不含有主观判断的纯粹客观的描述性,有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将照片像幻灯一样直接投射到放大的画布上,以求准确无误地拷贝图像,其逼真程度达到了叫人产生强烈的照相幻觉的地步,他们将这种描摹照片看做创作。
照相写实主义的画家们采用的多是普通的快照,将照片的内容放大十倍、几十倍复制到画布上。“逼真”和“酷似”成为画面的核心,如专攻人物的艺术家着重于表现生理细节——毛发、汗毛孔、雀斑、皮肤纹理等都被逼真地描绘出来,不放过任何细节,比人们日常的视觉感知能力还要强。题材包括城市街景、商店橱窗、广告招牌、生活用品、家庭相册、身份照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