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极少主义艺术的特点
极少主义被称做初级结构、最低限艺术或ABC艺术,出现并流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六七十年代,极少艺术(Minimal Art)开始于绘画,后来主要在雕塑方面形成自己的全部特征。五六十年代主要表现在绘画领域,主张把绘画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绘画包括造型画布,以数学体系作为其组合基础,和色场绘画的某些方面有联系。六七十年代,极少主义突出地表现在雕塑领域,雕塑家通常设计制造简单明了的几何化造型金属结构,展出时往往占据了整个展厅空间。极少主义雕塑的关键在于有意识地消除艺术家的个性存在,连作品的制作也是如此,通常以工业方式来制造,从艺术家所制订的计划那里得出一种工业化的非人格的东西。不管是极少主义的绘画还是雕塑,它们的共同特征在于摒弃作品中丰富多彩的具体内容,而偏向极端纯净和几何抽象性。作品通常具有很强烈的几何学基础,无节制地运用强烈的工业色彩以及基本要素的形状,创作手段极为简约,取消了艺术家个性的表达姿态,无内容、无主题、客观化,表现的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纯粹物。
二、极少艺术的开端
“低限主义”一词,20世纪60年代,最早由美国艺术评论家芭芭拉·罗斯提出。这种新的艺术形式与抽象表现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极少艺术也是对抽象表现主义的一种反抗,极少主义艺术家反感抽象表现主义的情感性的个性叙述,拒绝触觉的、即时的、印象的、非结构的、个人的等特性,而这些特性更明显地体现在以波洛克为代表的“行动绘画”(或称为“画笔画家”)的作品中。极少主义主要源于抽象表现主义中以大片的色场或者抽象的形象来进行创作的画家,这些画家被称为色场画家,他们讲究运用大片的、统一的色形或色块来表达一种抽象的符号或者形象。极少主义艺术家主要受到巴尼特·纽曼、阿德·莱因哈特、弗兰克·斯特拉等色场画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