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中,山水画的产生比人物画要晚,山水画最初只是作为人物画的背景处于附属地位,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科。由于年代久远,除了能从部分有关山水画的文献中了解早期山水画的特点外,我们很难见到那时的原作了。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论山水树石》中这样记载魏晋时期的山水画:“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1]这种情况在敦煌壁画保留下来的北魏和东、西魏时期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如257窟中北魏时期鹿王本生故事以及249窟中西魏时期的一幅壁画。[2]陈传席在《中国山水画史》中这样总结早期山水画:(一)群峰排列,犹如犀栉锯齿;(二)比例不称,人兽禽皆大于山,水不容泛;(三)树皆简单,多如伸臂布指,且树的比例大于山;(四)山中点缀很多复杂的禽兽之属;(五)不但有向上的高度、有向左右延伸表示长度,也有表示纵深方面的画境,但空间感的效果不太好。[3]
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萌芽,山水画到隋唐时期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至五代两宋则达到了艺术的高峰,元明清各代均有发展与建树,名家辈出,形成蔚为壮观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至今不衰。明代王世贞曾指出:“山水画,始于吴,成于二李。荆关董巨一变也,李刘马夏一变也,大痴黄鹤又一变也。”这句话将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性变革作用的画家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出来。
唐代的吴道子是位多面手,不仅擅长人物、佛道、鬼神,而且禽兽、草木、亭台、山水皆冠于世。从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看,吴道子在画寺观壁画时,常有山水背景,“纵以怪石崩滩,若可扪酌”[4],他摆脱了魏晋南北朝时“水不容泛,人大于山”的稚拙状态,很早就“始创山水之体,自为一家”。虽然他晚于李思训,却没有继承关系,因为他的绘画风格带有人物画笔法,且运笔情绪化,更具有表现力和真实性,这对于李思训细密的风格来说是一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