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与文学、法律及其他——万建中访谈录
廖明君(以下简称廖):继《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出版后,你又推出了《禁忌与中国文化》一书。为什么这些年来要把学术精力集中于禁忌方面?
万建中(以下简称万):后一本书其实是前一本书的副产品。我一直在寻找研究民间叙事文学的切入点,很幸运,遭遇了“禁忌”。这应该感谢导师钟敬文先生,他给了我明确的提示和指导。钟敬文先生在为清水编民间故事集《太阳和月亮》所作的序中说:“在原始人的生活中,所谓‘禁忌’(tabu)这种东西,至少和在我们所谓‘文明人’的生活中的道德、法律等,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远古的和现在的原始人的现实生活中和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中,很自然地要表现出这种观念和行为。”钟敬文:《中国神话之文化史的价值——序清水君的〈太阳和月亮〉》,载《钟敬文文集·民间文艺学卷》,407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禁忌,国际学术界统称为“塔布”(taboo或tabu),是文化人类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通用的词语,也是这些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与民间信仰、民众心理、伦理道德、古代地方史及地方习惯法都有联系。民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myth)、传说(legend)和民间故事(folktale)。我翻阅了大量的民间叙事文学作品,又经过长时间的“田野作业”,发现禁忌作为一种古今极为常见的生活文化现象,大量出现于民间叙事文学之中。
《解读禁忌——中国神话、传说和故事中的禁忌主题》把中国民间口头叙事文学(包括神话、传说和故事)中表现的禁忌,从作品中提出,作为一个主题进行专门研讨,这是前所未有的,从一个侧面把民间叙事文学的研究导入更为广阔的天地。就研究的内容和对象而言,这是跨越了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两个领域的课题。含有禁忌主题的民间叙事文学作品极为丰富,禁忌本身的内涵又极其深远;就学科的角度而言,这是既重大又棘手的课题。这一前人未有论述的课题,拓宽了民间文学的研究思路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