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健康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也逐步认识到健康的体质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石。
一、健康新概念
人类健康概念的产生和正确健康观的确立,是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而逐渐形成的。历来人们认为健康就是躯体无疾病、无伤残和不适症状。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在其章程中明确提出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而是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上处于完好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重新修改公布了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只有具备了上述四方面的良好状态,才是一个健康的人。”这是一个完整而又科学的健康概念,它对人类的健康状态作出了准确的判断,而且对人类健康内涵的理解更加深刻。
(一)健康的标准
健康专家结合现代生活实际,提出了人体健康的标准,包括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身体健康可用“五快”来衡量。即:
快食。快食并非狼吞虎咽,不辨滋味。而是指吃饭不挑食、不偏食,吃饭时感觉津津有味。如果出现持续性无食欲状态,则意味着胃肠或肝脏可能出现毛病。
快眠。上床后能较快入睡,睡眠舒畅,睡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睡眠质量好。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功能协调,内脏无病理干扰,是快眠的重要保证。
快便。能快速地排出大便且感觉轻松自如,在精神上有一种良好感觉,便后没有疲劳感,说明胃肠功能良好。
快语。说话流利,头脑清楚,思维敏捷,没有词不达意的现象,且中气充足,心肺功能正常。
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转体敏捷,反应快速,动作流畅,证明躯体和四肢状况良好,精力充沛旺盛。因诸多疾病导致身体衰弱,均先从下肢开始,人患有内脏疾病时,下肢常有沉重感;心情焦虑,精神抑郁,则往往感觉四肢无力,步履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