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类学家指出,只有一种蜘蛛和人类一样有着类似之点。“在生命世界中,看来只有一种蜘蛛和人类一样具有这种能力——能够在违背女性意愿的情况下完成**。”[1]蜘蛛的“蛛”与珠宝的“珠”发音相同,民间沿袭流播,不少传闻就把稀世奇珍的宝珠说成来自于巨型蜘蛛。因此,把失去蜘蛛联想到与“宝失家败”母题叠合,也属于情理之中。清初王椷《秋灯丛话》特设“蛛去业消”条,来演示这一与蜘蛛相关的神秘崇拜:“宁海王某,家藏粟一囤。忽来蜘蛛大如碗,布网其上,每夕粟辄溢出石许,日验不爽。亲知闻而戒曰:‘蛛大者遭雷击,焉用此以贾祸也?’王惧而送诸野,此夕复回,遂安之,家道日丰,一旦,蛛忽去,而业亦渐替。”[2]
巨大蜘蛛的皮,也被视为奇珍异宝,有履水异能。明人黄衷《海语》称:
海蜘蛛巨若丈二车轮,文具五色,非大山深谷不伏也。游丝隘中,牢若纟亘缆,晨晖照耀,光焰烨烨。虎豹麋鹿,间触其网,蜘蛛益吐丝如缟霞,缠纠卒不可脱,俟其毙腐,乃就食之。舶人余樵苏者,率百十其徒,束炬而往,遇丝辄燃,红遍山谷,如设庭燎。蜘蛛潜愈邃密,唯恐其及也。或云,取其皮为履,不航而涉,岂其然欤?
作为蜘蛛与龙斗结构的一种角色置换,清人还敷衍出来蜘蛛与水牛斗的奇闻,那么这蜘蛛的规模该是怎样可观:“溧阳太学生黄龙川,自射渚策马入城。至燕山之麓,方欲入寺稍憩,忽风声怒号,云垂四野,马遽伏地不敢动,黄鞭之不起。俄觉鼻间腥气不可忍,有蜻蜓无数飞舞而过,又有白蛛如斗大,自空坠田间。时满田皆青秧,蛛一下,即划然成河。未见,蛛复一吸而上,随吸随落,见五七下,上则白浪滔天矣。黄魂魄俱丧,疑属梦境。而视其马故在,因亦伏地以俟。见一物,首如水牛,徐降河际,四围之水,无不沸腾而上。其鳞开阖闪烁,旁有云气拥护,爪尾俱不可见。约数刻许,此物遽上跃。旅见白蛛投下,起落复五七次。河形顿失。弥望青葱,仍秧针满畛也。黄衣尽沾湿,乃力牵其骑,振策而归。”[3]水牛,是大陆南方人们日常所习见习感之物,也因为蜘蛛与水牛斗被人亲眼目睹,也就愈加证实蜘蛛与龙斗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