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品乐之乐:关于作曲家和演绎者的笔记

把最好的献给上帝——贝多芬的《庄严弥撒》体验之旅(后篇)

字体:16+-

贝多芬创作《庄严弥撒》的契机是他的学生、知音与庇护者鲁道夫大公即将就任大主教。作曲家原本希望作品能在就任典礼上演出,可动笔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作曲家在1819年动笔,原定于就任典礼(1820年3月20日)前完成,结果却足足拖了两年多,直到1823年才全部完成。

《庄严弥撒》的首演1824年4月18日在圣彼得堡举行。由于在当时的维也纳,弥撒曲只能在教堂中演奏,《庄严弥撒》仅部分段落:《垂怜经》、《信经》与《羔羊经》在1824年5月7日举行了维也纳首演。

从三个特点的观察而进入作品的体验

《庄严弥撒》有三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作品带有一种纯粹的信仰告白的性质。有观点认为,贝多芬的《庄严弥撒》与巴赫的《B小调弥撒》是两首最伟大的弥撒曲,对此我不想发表意见,但两部杰作至少有一个关键的共同点:它们都不太适合在教堂中投入实用。从《庄严弥撒》的规模与难度来看,贝多芬并不考虑作品的“实用性”,而在当时,弥撒曲又不是音乐会的曲目。

作曲家首先考虑的,是通过自己最熟悉的方式——音乐来表述自己的信仰(他的第一处题词已说明问题)。正如贝多芬其他一些晚期作品那样,《庄严弥撒》中音乐的特点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极为宏大,又极为……说“内省”并不准确,称之为“真实”更妥当,一种真正“经历”了信仰的真实。该作中,占支配地位的文字内容是既定的,贝多芬的音乐也是为这些内容服务,却完全没有被束缚感。正相反,我们直接面对一个敬虔的灵魂,忘我地讲述着自己的信仰;这样的信仰不是刻在石板上,而是耶稣亲手刻在信他之人的心板上。无论磅礴,如《荣耀经》,还是宁静,如《圣哉经》,那种从肺腑中流出的“语境”或许在第一时间并不是那么容易接受,所以我们才更需要走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