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评音论乐:中国乐坛备忘录

2000

字体:16+-

林昭亮的音乐节

林昭亮的音乐节

小提琴家林昭亮回忆20世纪70年代他第一次回到出生地台湾演出的情况。当年他只有18岁,在台北的中正纪念堂,与钢琴伴奏者发现台上只有一台Kawai牌的小三角琴。他们向主办单位投诉后,这个乐器立刻被搬走—换上一台Yamaha的小三角琴。在演奏会中,林昭亮看得出,坐第一排的有不少人拿着手提录音机。在演出约45分钟后,他真的受到骚扰了:几位中年妈妈冲上前来,急忙帮他们的孩子换上录音机的新磁带。林昭亮被逼将演奏停下来。

“现在情况有所改变,比以前好得多了,”他说道,面带笑容。

这种改变,不但发生在林昭亮身上,也发生在经济发达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台湾身上。这个地方在过去十年,逐渐把关注焦点放在西方文化之上。20世纪80年代,台北的音乐厅建成了;这个大都市也拥有了比较稳定的政治环境,音乐发展逐渐旺盛起来,观众素质也提升了。上月举行的台北室内音乐节,证明了这些成果;林昭亮正是音乐节的音乐总监。

首届室内音乐节在1997年举行,只有四场音乐会,为期两个周末。当年向林昭亮提出这个主意的,是李登辉。本年度的音乐节,共七场音乐会,长达两个星期:包括两场与台湾爱乐乐团的协奏曲演奏会,两场室内乐演奏会,还有两场招募本地乐手组织起来的乐团—他们为沙汉姆(Gil Shaham)伴奏维瓦尔迪的《四季》,也在另外一场为林昭亮伴奏。音乐节开幕的重头戏,是马友友、马克·奥科诺(Mark O’Connor)与艾德加·梅亚(Edgar Meyer)合作的、很受广大观众欢迎的“阿帕拉契山脉之旅”(Appalachian Journey)音乐会。

第一届音乐节既已打好了基础,第二届就变得容易操作。所以,这次的筹备时间只用了两年半(第一届竟筹备了四年)。台湾的中华开发工业银行仍是音乐节的赞助机构,而在第一届的筹备后期才参与协调工作的牛耳艺术公司,从一开始就策划了第二届的一切演出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