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日制远程教学研究:“互联网+”时代中国边远、民族地区教育创新模式

前言 互联网思维下教育模式探索的新方向

字体:16+-

一、全日制教育的现实和困局

全日制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一种现实存在,国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确定了其地位。全日制教育以学校为基本管理单位。学生在上学期间基本上是全天在校,按照国家、地方和学校所规定的课程计划进行学习和活动,这样学校可以充分体现国家意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后备人才。与此同时,国家需要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各级全日制学校,培养大批适合全日制教育的教师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保证国家教育意志的实现。

全日制教育制度形成于工业社会,其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但全日制教育制度发展到今天,人们开始思考其与现代教育理念不符的一些困局。

首先,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教育平权理念希望所有人都享有受同等教育的权利。然而,由于各个地方的社会发展是不可能永远平衡的,学校的基本设施与师资建设的投入就不可能均衡,多种因素造成的地域差别形成的教育不公平也是不可能完全克服的,而且人类社会中人口的急剧增长和流动所产生的教育资源不足也是难以克服的。此外,由于地域的限制,教师队伍的发展也不可能一致。许多优秀教师的思想和方法难以迅速扩散,特别是为不同学生找到最合适的教师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其次,现代教育除了希望传播人类的文化知识体系以外,更加注意培养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有相对固定地址的学校,这样的真实情境是难以遇到的。

此外,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教育)和全纳教育在全日制教育中如何很好地融合,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二、互联网思维的内涵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信息社会的特征是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交织。融入信息社会的每个人和各种各样的事物既有现实存在,又在信息技术支持的虚拟空间以数据形式而存在着。正是这样的交织,形成了迅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商业(电商)等互联网经济。在互联网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思维逐渐形成了,这种思维的重要内涵是分享、联通和个性化的群体纳入。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