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群众文化基础知识

第三节 中国群众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字体:16+-

一、群众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建立

(一)群众文化理论体系的形成

建立自己的学科,构筑群众文化的理论体系,是群众文化重要的基础工作。伴随着群众文化的发展,人们对于群众文化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群众文化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我国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实践,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概括,不仅为群众文化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也逐步完善着群众文化的理论。1959年,中央文化学院的群众文化研究班集体编写了第一部群众文化论著《群众文化工作概论》,标志着群众文化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后,在思想解放和实事求是的推动下,群众文化的研究者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不同的方位、侧面、角度探求群众文化的理论,在群众文化的基础理论、群众文化史、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管理、群众文化辅导、文化馆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批群众文化的理论专著相继出版,其中包括1992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常泊主编的《中国群众文化辞典》;1993年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郑永富主编《群众文化学》;199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郑永富编纂的《群众文化管理学》、《群众文化辅导学》、《文化馆学》,以及周德辉、荣天玙、梁泽楚编著的《中国群众文化史》(古代、现代、当代部分),李瑞岐的《论群众文化与民俗艺术》,金天麟的《群众文化民俗学研究》,牟光义的《群众文化社会学概论》,奎曾的《民族群众文化学通论》等。这些作品标志着群众文化学基本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

(二)群众文化学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