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绘画中圣母的形象
《圣母悼歌》亦可名为《哀痛的圣母悼歌》(Stabat Mater Dolorosa),最早大约出现在13世纪时天主教对圣母的颂赞歌,也有人认为最早的作品是意大利人托蒂(Jacopone da Todi)于1495年献给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 Ⅲ)的。
“圣母悼歌”(Stabat Mater)原来的意思是“圣母站立”,是《继叙咏》的第一句,通常这个段落是描述圣母守卫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的场景。继叙咏是一种教会使用的赞美诗,大概起源于西方基督教会初期,礼拜中间神职人员或者信众临时加入的插段,因为传统的素歌中没有为这些插段写过音乐,所以,需要教士们特意增加一些旋律。在仪式中,继叙咏是紧接在进台咏与哈里路亚之后的,原先,这些继叙咏唱词没有固定下来,大多用散文体,后来才有了统一的词,变成了今日所见的形态,根据文献记载,1727年在教皇本笃十三世钦定下,于塔兰托公会议上《圣母悼歌》被正式确认为罗马天主教崇拜仪式中的段落,且专用于圣母崇拜。
帕莱斯特里纳
帕莱斯特里纳弥撒曲乐谱封面
在西方音乐史上,较早创作《圣母悼歌》的作曲家有帕莱斯特里纳。从16世纪的大艺术背景来看,《圣母悼歌》应当归入“浪漫主义”的范畴,这是一部十分感人的作品。帕莱斯特里纳选用的是13世纪诗人雅各布·贝内蒂克的一首名为《悲痛的圣母悼歌》(Stabat mater Dolorosa)的诗,描绘了圣母玛丽亚守卫耶稣受难十字架的场景。1880年罗马音乐协会邀请瓦格纳为帕莱斯特里纳像揭幕创作一部作品,瓦格纳将《圣母悼歌》寄给了协会,并且答复说只有它才配得上帕莱斯特里纳的铜像。
《圣母悼歌》的开头古典而严整,第一合唱团演唱首句“Stabat mater Dolorosa”,随即第二合唱团重复了同样的旋律,但唱词变成“juxta crucem lacrymosa”,开头部分的音乐为整部作品奠定了安祥、慈爱、悲悯的基调。帕莱斯特里纳采用了爱奥尼亚调式,只是在结尾部分稍稍作了调整,接着,转入对救世主受难的悲痛咏叹,在三和弦支持下合唱唱起“啊,如此哀伤悲痛”(O quam tristis et afflicta),与有些作曲家在描绘耶稣受难时的写实主义手法不同,帕莱斯特里纳极力避免直接描摹场景,而是更多地强调了抒情性。从“啊,圣母,仁爱之泉”(Eja,mater)开始其实就进入了第二部分,帕莱斯特里纳使用了三拍子将气氛搞得更加缓和,等到“带着我主基督的爱,令我灵魂发热熔化”(In amando Christum Deum,Ut sibi complaceam)一句达到**,帕莱斯特里纳在整部作品中频繁使用三个优美动人的和弦:G大调、C大调与F大调,总的来看作曲家在《圣母悼歌》中试图避免过分戏剧化的倾向,一切都是强调清晰明了与抒情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