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问题是中国古人经常讨论的关系问题,与义利关系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尚书·说命中》就有“非知之艰,行之唯艰”的说法,春秋时代也有类似说法:“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载子皮对子羽说的话)不是知之太困难,而是知而后实行,那才难上加难。在科学研究方面,知难行易。创造电视电脑,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说是千难万难。但是,使用就非常容易了,三五岁小孩都会开机操作,选节目,定音量。但在伦理方面,就不一样了,许多道理大家都懂得,到实行的时候,就不能完全做到做好。例如讲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道理很明白,一般人都懂,但是,许多人做不到做不好。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宋以前虽然也讨论知行的关系问题,但都不够充分。宋明时代讨论很多,主要讨论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等问题。
1.知行先后之争
北宋程颐提出知先行后说。他认为:“须是知了方行得。”以走路来说,先知道路,才能走。“譬如人欲往京师,必知是出那门,行那路,然后可往。如不知,虽有欲往之心,其将何之?”[1]不知道路,虽然想走,往哪儿走呀?“然不致知,怎生行得?”(同上)朱熹也用走路比喻知行,“如人行路,不见便如何行?”“义理不明,如何践履?”义理不明,就像眼睛看不见那样,践履就像走路。不知而行,就像盲人行走。陆九渊与朱熹在治学的路数方面有分歧,而在知行的先后问题上则完全一致,都认为知先行后。陆九渊说:“知之在先,行之在后。”又说:“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2]
从总的认识史来看,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认识又要回到实践中去受检验,再认识。按毛泽东《实践论》的说法,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穷往复前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