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第八课 善与恶

字体:16+-

中国古人认为,治理国家就必须制定规章制度,法规政策。而这些规章制度和法规政策的制定,依据是什么?古人认为,就是依据人的情性。所以研究人的情性就成为治理国家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他们研究的都是普遍人性。他们认为,人性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善与恶这两种极端的性质。因此善恶就成了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重要范畴。以善恶来分君子与小人,来分义与利,来分荣耀与耻辱,来分伟大与卑鄙,来分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有了宗教以后,还可以依据善恶来分上天堂,还是入地狱。总之,善恶是一切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的价值标准。

关于人性善恶问题,几乎所有哲学家都参加讨论,但是,有代表性的、对后代影响大的、至今还有重要意义的,我们想提出的有以下几种:

1.孔子论人性与仁德

孔子认为人性是相近的,差别不大,但在生活过程中,由于社会实践不同,个人经历不同,体验不同,人性的差别会逐渐扩大。这就是他所说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他接着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只有最聪明的人与最愚蠢的人不会改变。按孔子的说法,人性差不多,都是可以教育的,也都是需要教育的。对所有的人,都应该有爱心。这个爱心是怎么产生的?儒家是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论证的。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这说明儒家“仁”的思想是从爱亲引申出来的,也就是从孝亲推出来的,孝是仁的根本。对自己的父母要报答养育之恩,对别人的父母也要尊重。从爱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推己及人,也要爱别人的父母与子女,要爱天下人。爱天下人,爱所有的人,这种美德,就是“仁”。

春秋时代,人们把“仁”作为美德。如说:“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国语·晋语一》)爱亲是一种美德,利国也是一种美德。孔子对“仁”的解说是“爱人”。爱亲是爱自己的亲属;利国,说到底是利天下人民,是爱人民的表现,是爱别人。两者结合,就是爱所有的人。孔子有时也讲“泛爱众”,孔子的学生子贡说:“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都含有博爱的思想。对“仁”作了爱人的解释,比过去的爱亲与爱国都有了非常大的进步。这是儒家的精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