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哲学能使人聪明。恩格斯说:“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1]通过学习哲学可以锻炼人的理论思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中国战国时代大儒孟子说,人本来就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他所说的“智”这个固有的善端,就相当于恩格斯说的理论思维这个“天赋的能力”。恩格斯说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孟子也认为“善端”需要不断地“求其放心”(《孟子·告子上》),将丢失的本心找回来。明代王阳明说:“圣人之学,心学也。”[3]所谓心学,就是认真读圣贤书,结合自己的思想深入思考,提高自己的思想品德与文化素养。这也就是孔子所谓“为己之学”。
因此,哲学是深刻的,有大用的。要有高素质,不能没有哲学,要做大事业,也不能没有哲学。学哲学,用哲学,是成功人士的共同经验。
哲学的内容是什么?冯友兰先生说是“人类精神的反思”。人类精神是丰富多彩的,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三大类:真、善、美。因此,哲学按研究内容来分,可以分为求真的哲学,求善的哲学与求美的哲学。
求真的哲学,根据科学成果,通过逻辑分析,探讨宇宙本原。西方哲学以这种求真的科学哲学为主流,因此,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哲学家要与科学家结成联盟。
中国传统哲学以求善的政治哲学为主流,研究讨论的主题主要是社会治理的问题,讨论人性也是与治理社会相联系的。政治哲学是以历史上政治兴衰成败作为借鉴,以当代人的性情作为根据进行研究的。因此,中国古代哲学家往往与政治家结成联盟。政治哲学与历史哲学是密切相关的。按韩愈的说法,周公以前,政治家与哲学家合于一身,所以古代圣王既是哲学家,也是政治家。周公以后,政治家与哲学家分离,政治家是君,哲学家是臣,研究理论比较深入,实行需要政治家的配合。孔子周游列国,就是为了寻找合作的政治家。管仲与齐桓公,商鞅与秦孝公,李斯、韩非与秦始皇,陆贾、叔孙通与刘邦,贾谊与汉文帝,董仲舒、公孙弘与汉武帝,魏徵与唐太宗,王安石与宋神宗等,都是哲学家与政治家配合的例子。二者合则双赢,离则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