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十五堂中国哲学课

第五课 是与非

字体:16+-

是非,这是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所关注的问题。有没有是非?如果有,又怎么分辨?分辨不清该怎么办?夏、商、周三代只保存下来一些记载,从《尚书》中看,对是非问题没有讨论,只是统治者以是否违背天命作为是非的标准。说谁非,就说他违背了天命。说谁是,就说他遵循天命。当时,有人提出民是天生的,天立君以为民,于是,保民、利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而害民、损民的行为就是错误的。《尚书》基本内容反映了三代的粗略说法。有些篇章经后人整理,掺入后代某些内容,基本可信,未可全信。

到了春秋时代,老子、孔子等思想家只是讲出自己的生活体验,他们的言论并不是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后代人把他们的话当作是非的标准,而没有衡量他们言论的标准。现代人说他们的话是“独断论”,因为没有经过论证。可见,春秋以前有是非问题,思想家还没有讨论过关于是非的理论问题。到了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子百家讨论许多问题,发现必须从理论上研究是非问题、讨论规则,以及是非的标准诸问题。墨子、庄子、孟子、荀子以及一些名家都参与了是非问题的讨论。

1.墨家的三表说

墨子在《墨子·天志上》说:我有天志,就像木匠有规矩那样,符合规的就是圆,符合矩的就是方。不符合规矩的就不是圆方。天志就是分别是非的规矩,符合天志的就是“是”,不符合天志的就是“非”。这是继承过去天命论的说法。

墨子在讨论命运的时候,提出衡量言论是非的三条标准,即三表。他在《非命上》说三表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古代圣王是人民的榜样,学习榜样,就是“是”,与榜样相反的,就是“非”。大家都学习榜样,因此,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是,榜样是有限的,没有榜样可以参考时,就根据百姓的耳闻目睹,群众的实际经验。这里讲百姓,就是为了避免根据少数人甚至个别人的特殊感觉所产生的片面性。百姓耳目之实,是指群众经验。废,同“发”,意思是实行。中(河南河北地区尚保存此方言,音zhǒng肿),意思是符合。议论是非,实施以后,看它对国家人民是否有利,对国家人民有利的,就是正确的,就是“是”;对国家人民不利的,就是“非”。这个是非,就是价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