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初的五行
《尚书·洪范》首先提出五行说。《洪范》开头就讲周武王打败商纣王,俘虏了箕子。周武王向箕子征求治国的意见,箕子介绍了洪范九畴,即治国的九项原则,其中首项就讲到五行。据此,五行可能产生于商周时代,距今约有三千年了。《洪范》载:“初一曰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是指水、火、木、金、土。并指出:水的性质向下渗透,味道作咸;火的性质向上升腾,味道为苦;木的性质有弹性,弯了能直,直了能弯,味道是酸;金的性质是可塑性,可以任意改变它的形状,味道为辣;土的性质可以种庄稼,味道为甘。这里没有讲到五行之间的任何关系,只讲到各自的性与味。古代典籍中,还有多处提到五行,如说黄帝时代的五行,夏启时代的五行,荀子讲子思、孟子学派的五行,没有具体讲五行的内容,一般都不是最早的出处。因为这个五行有的指水火木金土,有的则指仁义礼智信,也许还有别的什么内容,所以讲五行未必就是水火木金土。有的虽然也讲水火之类,但没有明确说五行,例如《左传》说的六行,多一谷,那就不是真正的五行。总之,最早的五行说,必须有“五行”这两个字,其次还要详细列出具体内容(水火木金土),并对它们的特点作最简单的论述。按这一要求,只有《尚书·洪范》具备这些条件。因此,我们认为这是五行的最早的出处。
2.五行相胜
有了五行以后,才可能研究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后代的思想家开始研究五行之间的关系。人们首先知道的是水与火的关系,水能灭火,逐渐认识到五行相胜的关系。这个相胜,不是两者之间的互相胜,而是五者之间的循环相胜。具体地说,就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这个胜,就是战胜的意思。有时又称为克,就是克服的意思。水胜火,容易理解。火胜金,就是火能把金熔化。这个金是指一般金属,不一定指黄金。金胜木,金属制作的刀可以砍伐树木。木胜土,是说木在生长过程中,它的根能够深深地钻入土地中。土胜水,用土筑成堤坝,可以拦住洪水。对这些相胜的关系的认识都是古人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获得的,或者还是聪明人总结出来的。后来他们又发现,这种相胜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因此,古人又提出“五行无常胜”。例如水可以胜火,如果一车的干柴燃烧起来,拿一杯水能扑灭吗?这叫“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如果用锅装水,火在下面燃烧,水不但灭不了火,火还可以把水烧干。所谓“无常胜”是说在一般的情况下,水能胜火,在特殊的情况下,水不能胜火,有时火还能胜水。《孙子兵法》、《墨子》都讲五行无常胜,说明在春秋时代,人们已经熟知五行相胜的道理,并且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