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一直从事中国问题研究的巴黎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皮埃尔·皮卡尔表示,改革开放是一条康庄大道,它给中国带来的真正变化发生于千百万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他同时指出世界的目光正转向“中国模式”——一种将本国国情与具体实践巧妙结合的模式,一种将过去与未来相结合的模式,一种将中国发展与世界进步相结合的双赢模式。[71]
当然,对于国际友人提出的“中国模式”,我们需持谨慎态度。各国有各国的国情,相互间经验不宜随意套用,更不能强加于人。这里我们借用“中国模式”的提法,无非是想由此透视出中国经验的世界影响力。
2007年7月,“德国之声”在波恩举行了一场题为“中国模式——亚洲国家力量制衡”的讨论会。令人感兴趣的是,一位德国的印度问题专家瓦格纳博士在认真研究之后得出了如下结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印度是被西方世界看作与中国相对的案例和模式。当时西方国家寄希望于印度的民主制度与共产主义制度下的中国相对峙。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这种感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说,“如果仔细研究印度的外交政策,就会发现,印度在很多方面效仿中国的做法”[72]。
许多发展中国家认为中国的发展为所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可能成为一种有别于西方的发展模式。巴基斯坦总理基拉尼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和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用自己辉煌的业绩证明了中国的发展模式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腾飞树立了榜样,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腾飞的希望。”[73]
目前,国际上对中国发展经验的最新概括——“中国模式”本身的认识仍在继续。首先应当说,人们认为,“中国模式”是相对于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和亚洲四小龙模式而言的,特别是对美国著名政治学家福山先生1989年在其《历史的终结》一书中做出的“美国模式优于任何发展模式”的断言的一种否定,是宣布“美国模式优越论”的破产。至于说到“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许多外国学者认为至少有如下特点:强调一个国家的发展模式应该由一个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索;强调发展的包容性、兼容性,努力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经济高速增长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起来,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微观运行结合起来,把效率与公平协调起来;强调发展的人民性,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本民族的文化和文明传统;强调发展的积累性,渐进性。[74]最近一些分析家们还着重强调了另外两点。一是“中国模式”意味着政治稳定,而稳定的政治局势对任何国家的政府和民众来说,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认为“中国模式”是以强有力的政府主导、渐进式改革、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为特征。二是在对外关系上不把经济问题政治化,不搞虚张声势的威胁,不搞小圈子,不拉帮结伙,并尽可能考虑到对方国家民众的感受。在习惯了冷战思维的国际舞台上,中国冷静、务实而又不乏儒家风范的外交风格令人耳目一新。正如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主任霍尔斯拉格先生所言,中国外交有效地使其他国家认可中国的发展,并确信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并非挑战,而是难得的机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