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
明妃初出汉宫时[1],泪湿春风鬓脚垂[2]。
低徊顾影无颜色[3],尚得君王不自持[4]。
归来却怪丹青手[5],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6],当时枉杀毛延寿[7]。
一去心知更不归[8],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9],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10]。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11],人生失意无南北。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王安石全集》卷四)
作者档案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死后谥文,又称王文公,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进士。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出任宰相,实行变法,被列宁称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晚年退居金陵,潜心著述。
王安石同时也是伟大的文学家,诗词文都取得了较高成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风格峭拔,笔力雄健,逻辑严谨,辩理深透,语言精练。他的诗歌创作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多抨击时弊,同情民瘼,宣传改革;后期诗现实内容有所减弱,多为抒情写景小诗。前期政治诗多直抒胸臆,慷慨陈词,纵论今古,意气凌云;后期小诗则大多构思新颖,语言洗练,情思婉转,清新爽丽,艺术造诣极高,被称为“半山体”,备受推崇。词作虽然数量不多,但清新刚健,一洗五代旧习。
含英咀华
此诗是作者在仁宗嘉祐四年(1059)任提点江东刑狱时所作。原作共两首,此为第一首。
王安石的咏史诗,往往突破流俗和成见,独发新颖别致之论,此诗可为代表。昭君和亲这一题材,历代诗家多有吟咏,但大多认为王昭君是一位深可哀矜的悲剧人物,汉元帝是一个事先受蒙蔽,事后又情意缠绵的多情皇帝,而毛延寿则是酿成悲剧的祸首,因而把题旨放在批判毛延寿之类的奸佞小人上。王安石此诗,首先一反这一成见,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认为毛延寿是冤枉的。作者的意图当然不在为毛延寿翻案,而在于借此讽刺皇帝的昏庸糊涂:正是由于专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离汉。因此酿成昭君悲剧的元凶是汉元帝。诗的末尾又借昭君之口,说“人生失意”,南北皆然,从而把昭君的失意同统治者的用人政策联系起来,揭露了封建时代人才被埋没、贤士多不遇的普遍现象,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切中了要害。这首诗因立意新颖拔俗,遭致议论纷纷,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