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
某启[2]:昨日蒙教[3],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5]。虽欲强聒[6],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7],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8],于反复不宜卤莽[9],故今具道所以[10],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11],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12],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13],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14],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15],难壬人[16],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17]。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18],胥怨者民也[19],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20],度义而后动[21],是而不见可悔故也[22]。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23],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24]。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版《王安石全集》卷六)
作者档案
见本书“诗·词·曲”部分。
含英咀华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熙宁二年(1069),宋神宗任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了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信王安石,要求废除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故以此信作答,驳斥了司马光对改革的指责,表示了自己坚持改革,绝不动摇的决心。